“在中國江南,有個叫松陽的地方,被稱為最后的秘境……”近日,立陶宛著名攝影師Adas應邀為立陶宛三世紀大學的學生和園林設計師作講座。他將自己在中國松陽的經歷和拍攝的作品作為教案,展示給當地學者,獲得了三世紀大學師生的連連點贊。
Adas不是第一次來松陽。2017麗水國際攝影節期間,他與美國、澳大利亞、德國、瑞士等國家的攝影代表奔赴松陽明清古街和四都鄉平田村采風。之后,他對松陽產生濃厚的興趣。
時隔不到半年,2018年初,他帶著當地經濟學家和民宿業主、攝影家們再次探秘松陽,并做出了三世紀大學關于中國松陽的攝影教案。這一次,他走訪了石倉古民居、契約博物館、象溪一村、大木山茶園、黃家大院和延慶寺塔,拍下了以松陽農耕文化為主題的500余幅攝影作品。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Adas引用著魯迅先生的名言說,“吸引我的不僅僅是松陽的美麗風景、詩畫田園、城鎮風貌,更有生活在這里有趣、友善的人們。”
近期,他將邀請美國、澳大利亞、古巴等國攝影家再次探訪松陽,參與“古韻茶香、田園松陽”攝影大賽。同時,他還將在立陶宛舉辦一個有關松陽的攝影展,讓更多的立陶宛人了解田園松陽,愛上中國文化。
來過松陽縣的各國攝影師、畫家,都會驚嘆于松陽的自然景觀和獨特人文景觀。四都的云霧奇觀、沿坑嶺頭的金棗柿、三都鄉的古驛道、石倉的客家建筑……一張張充滿松陽元素的攝影、繪畫作品,讓一個個鮮為人知的小山村成為“網紅村”,知名度不斷提升。
楓坪鄉沿坑嶺頭村的柿子紅了。俄羅斯知名畫家亞歷山大等6人就會如期而至,架著畫板,拿出畫筆,描繪柿子樹下的古村美景。亞歷山大表示,他們已經連續3年到沿坑嶺頭創作,這里的山村素材是俄羅斯所沒有的,特別有藝術感。目前,還有德國、新加坡、荷蘭等國的知名畫家,把松陽作為定點創作基地。
農耕文化,“點亮”田園松陽,推進該縣農文旅大融合、文化傳播國際化。五年來,松陽縣努力保護著原生態的古村落,開展全縣域的民俗節慶活動,開辟出8條攝影寫生線路,建造了10余個攝影驛站、近百個觀景平臺、百余個攝影寫生基地。一個世界共享的藝術創作勝地呼之欲出。
松陽縣為方便與國際有識人士交流,不斷做強“人才軟件”,專項招募50余名外語翻譯志愿者,聘請外教對志愿者們培訓國際禮儀和各國習慣用語,讓來自世界各地的攝影寫生愛好者安下心來,走進松陽古村落,留在田間地頭創作。
來自美國的攝影愛好者Theodore與志愿者丁竹梅成為了至交。在丁竹梅的帶領下,三年來,Theodore幾乎走遍松陽的每一座古村落,嘗遍松陽所有美食。他用拍攝的圖片和文字,撰寫了自己的推特,詳細記錄著松陽“養在深山人未識”的古村和可口怡人的特色土菜,贏得國外友人的網絡點贊,紛紛在推特上留言:“For a lifetime, I really want to come to Songyang once。”(有生之年,真想來一次松陽。)
國際化攝影寫生藝術平臺的搭建,引發國際攝影寫生愛好者們紛至沓來,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地、大江南北的“百人團”奔赴松陽創作,并在網絡空間轉發著各種中國農耕時代的文化印記。
來自36個國家和地區的50余位藝術家齊聚松陽,在古色古香的明清古街留下了百米長卷;50余名寶島臺灣的攝影家以松陽的古村落、人文為素材,拍攝80多幅生動形象的攝影作品;“古韻茶香、田園松陽”全國攝影大賽成功舉辦4年,共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攝影愛好者60萬人次……
引進來,更要走出去。不僅是外地攝影寫生愛好者涌入松陽,松陽人的攝影寫生團隊也在走向國際。“田園松陽”攝影作品相繼在美國洛杉磯等地的大型國際攝影展展出,毛進軍等5位松陽當地攝影家作品在世界范圍內進行巡展,把田園風光和中國文化一起傳播到世界的各個角落。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