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淞高程6.3米,堤寬2.5米,全部符合標準。這下,這段薄弱堤防可以安全度汛,心里踏實多了。”近日,德清縣新市鎮水利專管員李勤民帶著在建的新市圩區整治項目工作人員,對剛剛整治的高橋港東岸一段堤防進行了實地檢測。
高橋港位于新市鎮區西側,沿河兩岸分屬梅林圩與新市圩。今年春節后,德清縣啟動了全縣防汛大檢查,高橋港約2公里高程偏低、堤身單薄的薄弱堤防被列入全縣18處整改堤防之一。“經過防汛大檢查,我們對存在防汛安全隱患的12座水庫山塘、 18處平原堤防、 6處山區防洪埂、 8座機埠水閘及其余6個點,逐項落實隱患整改措施,做到整改不到位不放過。目前,隱患已基本消除。”德清縣防指辦常務副主任羅建良介紹,進入汛期后, 4月23日全縣平均降雨達75.5毫米,最大的長春水庫達123毫米,這在往年同期顯得比較罕見。德清今年將召開首屆聯合國地理信息大會,城區道路及城南區塊原有河流正在施工中,加上湘溪片中小流域綜合治理、杭州二繞、京杭運河三級航道整治等多項在建項目跨汛期施工,防汛壓力比往年大。
對此,德清縣水利部門做好了“防大汛、抗大災”的準備,在應急保障方面舉一反三、查漏補缺。“在搶險隊伍與物資保障上,組建了縣、鎮、村三級搶險隊伍206支、4220人;儲備編織袋、麻袋87.9萬只,樁木1340立方米以及400多臺電動機、水泵等設備。在西險大塘、導流東大堤、對河口水庫等重要水利工程處,實行定點儲備。 ”縣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今年以來,德清縣防汛指揮部圍繞“不死人、少傷人、少損失”的總要求,編制了基層防汛手冊鄉鎮版和村級版,在落實行政首長負責制的基礎上,落實了2742名基層防汛責任人,并實行防汛APP管理,更新完善全縣183個村級防汛形勢圖,使危險區域、轉移路線、安置場所等要素一圖呈現。
據介紹,防汛管理APP就是通過手機,縣防指、各鎮(街道)和行政村實現了對基層防汛責任人在應急期間進崗到位、任務分派、監測預警、巡查檢查、人員轉移等履職情況的“痕跡化”管理,同時,基層責任人也可以將視頻、照片上傳,打通了防汛責任落實的“最后一公里”。
莫干山鎮副鎮長施杰告訴記者,該鎮有90多座山塘水庫,占了全縣近一半,每年為做好水庫山塘防汛安全投入了較多人力物力,但在防汛防臺工作布置、信息上傳下達上還不能做到及時有效。今年實行APP管理后,全鎮454名防汛責任人全部安裝了防汛APP,從使用情況看,效果良好,這讓他對今年安全度汛很有信心。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