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荷塘。
在紹興,說起賞荷,首推的就是十里荷塘。毗鄰紹興鏡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的十里荷塘,因荷得名,更因荷聞名,760畝的面積,荷花就占了大半。這不,一進入五月,百畝荷塘已是滿眼碧綠,不久,在這高高低低的荷葉間,就可以看到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荷花,微風吹來,俏皮地露出一抹粉紅。
生物治水破解富營養化
記者手記
“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沿著環湖公路驅車進十里荷塘,只見岸邊的楊柳晃動著枝條,與水面上的荷葉相互印襯,一派生機。沿河,不少市民正在晨練。越城區靈芝街道前王村村民王云林就住在附近,天氣好的時候,他和家人常會來這里散步。“再過一個月,這一整片水面都是盛開的荷花,風景更好。”他指著一旁的荷塘說道。
不過,荷塘雖美,卻也讓人苦惱,這份苦惱,與水體的富營養化有關。鏡湖現代水城旅游發展公司經營部負責人孫國文告訴記者,十里荷塘處在較為難得的城市濕地公園旁,河泥營養豐富,適宜種植荷花,但一不小心水體就容易富營養化。“四年前,水體富營養化最嚴重的時候,荷塘出現了發黑發臭的現象,水質一度降到Ⅴ類水,治水刻不容緩。”他說。
一場“搶救”紹興賞荷勝地的行動就此展開。利用水泵將荷塘外部河水引入塘中,增強荷塘水循環;種植銅錢草、狐尾藻等水生植物,提升水體凈化能力;在荷塘中放入草魚、鳙魚、鳊魚等魚苗,讓魚消化掉一些水中有機質……而所有“搶救”行動,都以不破壞荷塘生態為前提。進行生態治理的同時,相關部門還對十里荷塘沿線的農莊進行了集中整治,統一進行了截污納管改造。
事實證明,這一場“搶救”行動頗具成效,十里荷塘從原先的Ⅴ類水變成了現今的Ⅱ類水。現在,十里荷塘已納入了長效保潔范圍,除了每天的日常保潔外,還有每月一次的集中檢查,這一檢查從河面保潔、水體檢測,一直延伸至沿河綠化、餐飲,可謂“全方位的體檢”。
數百畝的荷塘不止在紹興鮮見,甚至在全省都頗為難得。紹興的十里荷塘能否像杭州的“曲院風荷”一樣,盛名遠播?這是當前亟需思考的問題。
東靠梅山,北臨鏡湖濕地兒童樂園,位于鏡湖核心區域的十里荷塘地理位置優越。10余種荷花品種,荷池400多畝的占地面積,加之古橋、臨河農莊的點綴,讓十里荷塘在風雅之余,更增添了些許“煙火味”。但是,酒香仍怕巷子深,好景也需大家呵護。第一步是提升荷塘水質;第二步是延長觀賞時間,讓四季皆有景可看;第三步,則是需要依托美景,開展“荷花+”活動,讓這里好看更好玩。例如,圍繞荷花這一主題,開展親子馬拉松,讓更多人,尤其是紹興以外的游客參與到活動中來,增強紹興鏡湖十里荷塘的影響力。
讓十里荷香飄得更遠
賞荷勝地四季皆有美景
雖說未到賞荷的最佳時間,但十里荷塘內已迎來了不少游客。或散步,或靜坐,或用餐,美景在側,突然覺得時間都慢下來了。
在荷花面積多達400余畝的賞荷區域,種植著大紅袍、漢宮春、蝶戀花、白睡蓮、紅睡蓮等10余個品種的荷花。每年的6月至9月,滿池荷花盛開,這里,便成了紹興的“曲院風荷”。日前,浙江省林業廳發布了浙江100處“最美賞花勝地”,紹興鏡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十里荷塘成功入選。
不過,十里荷塘的“野心”遠不止讓游客夏季觀荷這么簡單。為了讓這里四季皆有景可看,十里荷塘依托河湖交錯、湖堤交織的獨特地貌,建成了以荷花為主題的人文景區,分為“水鄉狩獵”、“濕地賞荷”、“農夫果園”、“越鄉農莊”等功能區塊,游客既能在這里欣賞豐富多彩的荷塘景觀,也能嘗到原汁原味的紹興菜。
其中,位于十里荷塘入口處的“農夫果園”,種植了2000多株的桃樹、李樹、桑樹,游客在此可春天賞花,秋天采果。這樣的水岸綠地,動植物自然宜居,尤其是白鷺。這里棲息著上萬只白鷺,它們是鏡湖的精靈,一直和愛護它們的人們和諧相處。2011年6月,紹興市科普攝影研究會還在這里建立了“科普攝影創作培訓基地”。
春來,柳絮紛飛,小荷初露;夏秋,柳絲翠綠,花葉婷婷;冬至,白雪皚皚,殘荷有聲,這里,四季皆景。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