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景寧畬族自治縣標溪鄉的古街上,一股淡淡的蘭花清香撲鼻而來,讓人心情頓時爽朗起來,放慢腳步,輕輕地走在鵝卵石鋪成的石子路上,一股濃濃的鄉愁從腳底直觸心田。誰也想不到,這個清雅秀美的小村莊,過去曾是“臟亂舊”的代言人。
“小時候,每逢寒暑假都不想回家,村里環境又不太好,但去年通過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后,我們標溪村變得很美,尤其走在標溪古街,總會停下來看看這些花草,拍拍這些美麗的風景,特別喜歡這樣的感覺。”標溪村村民嚴璐萍說道。
古街兩邊是木頭房建筑,一些歷史烙印深深地刻在閣樓窗宇間,庭院里擺放的花卉排成行,玉蝶、朧月、蝴蝶花、冬美人、富貴子等露養花卉爭先斗艷,哪怕是綠植,也顯得特別生動可愛,路過的游客也忍不住拿出相機用鏡頭記錄美麗的回憶,甚至有些人還戀戀不舍,坐在門前的石頭板凳上和村民開始交流養花經驗和心得,有的索性掏出腰包,把“美麗帶回家”。
“我家種了700多盆花,現在菜園變成‘花園’,‘花園’變成‘綠色銀行’,我和我老公一起打理,今天賣了三十幾盆,很開心,很多人還特地找到我家來買花呢,一年收入增加了不少。”標溪村村民吳鳳英自豪地介紹道,“你看這里以前是豬欄,現在是我家的‘后花園’,種花讓我心情也變得很好。”
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村莊,如今卻孕育出了“美麗經濟”。家家戶戶幾乎都有種植花卉,寸地變為增收的寶地。據了解,全村多肉和花卉植物達到20000余盆,品種擴充到50多種,重點形成了玉蝶、朧月、冬美人等特色花卉產業,花卉銷售額近30萬元。
為了擴大影響力和知名度,標溪鄉黨委、政府還投入30余萬元建成一個集展覽、休閑、交易于一體的花卉貿易市場。“我們的花卉基本上都養在自己家的庭院里,這個市場主要供老百姓花卉交易,同時也是老百姓和來往游客休閑的好去處。”標溪鄉組織委員周海娟說。
2017年,標溪鄉通過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六邊三化三美”等美麗工作,環境變得越來越美,經濟變得越來越火,村民變得越來越幸福,由此美麗環境“蝶變”成美麗經濟。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