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下午,黃巖區新前街道北洋村,江北渠道沿岸,在挖機的轟鳴聲中,一片紅瓦屋頂的違建養殖場被徹底拆除。4月16日以來,該街道針對水質反彈問題,找準痛點難點并實施“一河一策”治水措施,沿河拆違就是其中一項內容。至4月25日,拆違總量達10268平方米。
“以前水質不好,現在好多了。”4月24日下午,在新前街道嶼下村177號居民樓西側,村民們圍聚到龔嶼浦邊,邊談論剛被拆除的違法建筑,邊表達希望和訴求:“造公園蠻好的。”就在前幾天,河道邊的12間違法建筑被一舉拆除。新前街道辦事處城建辦主任徐才杰說,在前幾年的“五水共治”行動中,該河沿岸違法建筑已大部分拆除,這次徹底拆除后,河邊將建設圍欄等設施,合適的地方還將建居民休閑區。
今年前3個月,黃巖區多處河道出現水質反彈現象,市委常委、黃巖區委書記徐淼自我追責,主動扣除一個月獎金。新前街道轄區內共有15條河道水質下降,街道黨工委書記施雄偉表示:“治水壓力大、任務重,我們要高度重視,精準施策,確保治水取得成效。”4月14日,新前街道召開區、街道、村級河長緊急會議,傳達區“永寧江水質反彈整治工作緊急會議”精神。施雄偉和街道辦事處主任林威,帶頭趕赴一線踏河巡河,摸清違法建筑、沿河企業家數、農業面源污染、有無排污口等情況,查找影響水質的痛點難點。
在摸排基礎上,街道列出每條河存在的問題,制定整改作戰圖,明確整改時間表和責任人。新前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應金壽說,一條河一個河長一個團隊,屬于違法建筑的,由城建辦牽頭整治,養殖場拆除的由農辦牽頭整治,工業區雨污串管、農村污水管網截污不徹底、六小行業整治不徹底、沿河洗衣點較多等問題,都是歸口劃定責任,確保實施到位。以河道違法建筑拆除為例,區級河道兩岸各10米、鄉村級河道兩岸各5米范圍內,凡是違法建筑一律拆除,杜絕沿岸排污、侵占河道現象,為改善水質提供保障。
劍山溪是鄉村級河道,前幾年“五水共治”大大改善了水質,但劍山村附近河岸仍存在違法建筑。一處茭白收購點,產生的污水直排河道。還有一處臨時建筑被用作模具廠宿舍,存在侵占河道問題。此次沿河拆違行動中,該河沿岸兩處2600多平方米的違法建筑已被拆除。北洋村25日被拆除的養殖場,原先養過鴨,前幾年治水時被關停,為防止沿河養殖死灰復燃,此次徹底拆除該養殖場。該處違法建筑,面積達1000余平方米。
深入推進治水期間,街道紀工委全程跟蹤督查,對治水不力的黨員干部予以處理。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