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居住在臨海紫陽街附近的居民們發現,家門口的垃圾屋(桶)居然變了樣。垃圾屋的磚墻被拆除,換成了垃圾桶,還穿上了木結構的“外衣”,不但比原來更衛生干凈,跟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的氛圍也更加協調。
圖為改造后的垃圾投放點。 本報通訊員 蔣來攝
近年,隨著臨海市5A景區創建工作的深入,景區的垃圾投放成了一個讓相關部門糾結的問題。按照創建要求,景區內不應該存在垃圾屋(桶)這樣的設施,但是紫陽街歷史文化街區屬于老城區,居民眾多,每日產生的垃圾量比較多。沒有垃圾投放點,對居民的生產生活影響很大。
為了方便居民倒垃圾,街區工作人員在部分拆除垃圾屋的地方放置了塑料垃圾桶。但由于鄰避效應,一些垃圾桶很快就被居民移位,搬到街區外面,附近居民在無法就近投放的情況下,就把垃圾扔在了路邊,給街區保潔帶來不便。另一方面,這些彩色垃圾桶無論外觀還是材質,都與景區的氛圍格格不入,與5A景區創建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針對這一情況,臨海市環衛處多次與相關旅游發展公司研究,討論垃圾投放點的設置問題,最后決定對紫陽街及周邊街區的垃圾屋進行改造。
3月上旬,環衛處對原有的垃圾投放點進行排摸,明確改造任務,隨后確定了改造方案。
該方案提出,改造后的垃圾投放點要滿足群眾日常投放生活垃圾的需求,同時外觀等方面要符合景區創建的要求,還要緊扣“垃圾革命”主題,符合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要求。
一個多月后,改造后的7處垃圾投放點集體亮相,其外立面是與周邊環境更協調的木材質,里面按照垃圾分類的要求,放置2至4個垃圾桶,并附有垃圾分類知識的宣傳海報,以指導居民正確投放。
為了保持垃圾投放點及周邊的干凈整潔,臨海市城市管理局將進一步加大對這些環衛設施的維護與保潔,及時清運垃圾。同時也呼吁周邊居民,積極配合生活垃圾分類要求,文明、正確地投放垃圾,為維護景區的環境衛生獻一份力。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