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點半,古新河廊道的垂釣區已經有不少人握著魚竿守在河邊。綠色的水面在微風中泛起漣漪,空氣中彌漫著清新的花草香。不一會兒,正在垂釣的俞大伯提著漁網喜滋滋地吆喝朋友來看——一條長約20厘米的鯽魚,握在手里還活蹦亂跳的,“噥,你們看看,這條魚真大!”
曾經的“黑臭河”到如今的“美麗河道”,古新河已然換了新顏,而更讓附近居民欣喜的是,古新河邊“斷”了那么多年的生態廊道,如今也貫通了。
古新河生態廊道是杭州境內唯一一條串聯兩大世界文化遺產的生態廊道,拱墅區境內共有2.8公里,集生態保護、休閑觀光、文化體驗于一體。如果你從文一路圣都公寓出發,可以沿著廊道一路從大運河走到西湖邊,也就是從運河人家的“市井”走到西湖文化的“詩意”。
“斷”了幾十年的廊道通了
廊道建好了,古新河也成了淺水灣城市花園的一道天然風景。走在廊道上,左邊是涓涓細流,右邊是錯落有致的石塊和綠化景觀,盛開的杜鵑和月季在一片綠中點亮了生機,而小區的房子仿佛就建在這一片公園之中,渾然天成。
若不是工作人員描述,我們都快要回憶不起這里原先的模樣了——就在去年,這條神奇的廊道還因為存在3處斷點而無法真正實現貫通,其中一處便是沿淺水灣小區段。
原來,淺水灣小區是一個封閉小區,如果要實現廊道貫通,就要改變封閉的模式,而這一方案起初遭到了居民們一致反對。“主要是靠近河道幾幢樓的居民,對暴露隱私有一些擔憂,尤其是一樓的住戶,覺得廊道距離房子的窗戶太近了。”拱墅區河道監管中心副主任范能透露,為了更好地保護居民隱私,區城管局決定在廊道改造駁坎,建設了下沉式通道,而且把廊道和住宅的距離拉遠了,同時對綠化進行改造,解決了這一歷史遺留難題。
對于另外兩處斷點——二百大和圣都公寓,拱墅城管分別在去年9月和12月打通了圍墻,實現了全線貫通。
首條“夜跑廊道”今年亮相
如今,在古新河邊“走運”時,8座新修繕的廊亭可作為休憩驛站,沿途還有14個指示牌串聯起整個廊道,沿途古色古香的墻繪展示了北京通州區、山東聊城市等大運河沿岸城市的風貌。
不久前,《“美麗河道、親水拱墅”三年專項行動計劃》出臺,拱墅區將進一步深化全區境內62條河道的治水成果,實現一河一策,一河一景,這意味著,像古新河這樣的“親水模范生”今后將會比比皆是。未來3年,拱墅計劃打造10條以上水清魚歡、岸綠景美、宜賞宜游、功能完善的美麗河道。
除了河道,拱墅城管還要在“跑道”上做新文章——今年10月,杭州首個“夜跑廊道”將會亮相。
和錢塘江邊的跑道不同,“夜跑廊道”將突出精致和夜跑的元素。“這條廊道要適合夜跑,除了道路材質要適合跑步,同時還要適合呼吸。”范能舉例說,可以通過綠化來實現“呼吸”,比如研究哪些植物可以在夜間釋放氧氣,讓這個區域的含氧量達到一個標準。除此以外,安全性、休息區和文化元素等也是設計的重點,同時還要破解穿橋洞的難題。“因為沒有參照物,所以就和自己較勁。”范能笑著說。
據了解,首條“夜跑廊道”將在余杭塘河片區試點,也就是在城西銀泰城周邊,將余杭塘河、慶隆河等“串聯”起來形成一個環形“跑道”,打卡距離為五公里,目前正在前期策劃中。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