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對于大橋鎮十八里花苑的住戶來說,哪怕到冬季、夏季這樣的用電高峰期,也不用怕電費往上漲了,因為該小區在開發伊始,就把太陽能系統設計考量在內。800多平方米的太陽能集熱系統太陽能保證率可以達到50%,太陽能轉化成的熱能基本能夠保證在水溫達到60℃的情況下每人使用40升的熱水量,為節能降耗帶來福音。
據了解,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是指利用太陽能、淺層地能、污水余熱、風能、生物能等自然界可不斷再生、永續利用的清潔能源替代電能等,對建筑物進行供暖制冷、熱水供應和供電照明,從而實現綠色低碳目標。
自2011年7月嘉興獲得批復被認定為“國家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城市”后,主城區南湖區便積極響應,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筑的應用。
結合當前實際,目前嘉興的示范工程項目以太陽能光熱與建筑一體化應用為主,地源熱泵作為補充。記者從南湖區住建局建管處了解到,在建設項目上,以政府投資類大型公共建筑、太陽能改造效果明顯的既有公共建筑、民用建筑較大的寫字樓綜合體、大型商場、住宅小區等為重點,對保障性安居工程、拆遷安置房、城鄉一體新社區建設等民生工程給予一定的傾斜。
以浙江恩熱舒適系統有限公司廠區項目為例,該項目應用了地源熱泵技術,省去了鍋爐房及其附屬煤場、冷卻塔等設施,機房面積比常規空調系統小多了,不僅大大節省了建筑空間和資金,還實現了廠區冬暖夏涼的優質工作環境。
除此之外,類似的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在南湖區還有不少身影,像隆興公寓、中港城、嘉興科技城等一大批建筑利用光伏、外遮陽等技術將太陽能轉化成熱能或電能;湘家蕩某住宅項目、天通科技園等建筑,利用地源熱泵技術為房屋制冷、供暖,一年可節約30%至70%的用電量,使用壽命也較普通空調設備長。
據統計,目前南湖區有可再生能源建筑示范項目58個。從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分析,太陽能光熱建筑一體化應用項目49個,示范建筑面積257萬平方米;土壤源熱泵技術應用項目6個,示范建筑面積19.5萬平方米;土壤源熱泵與冷卻塔復合技術應用項目3個,示范建筑面積5.3萬平方米。
“南湖區太陽能、淺層地能等資源豐富,在建筑中應用的前景廣闊、潛力巨大。”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太陽能熱水系統和地源熱泵系統示范項目不僅在節約能源方面得到了證實,還獲得了良好的口碑,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