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權像商品一樣買賣,在南湖區早已不是新鮮事。日前,記者從嘉興市南湖區環保局了解到,為深入貫徹落實“最多跑一次”改革,助推服務提速,南湖區又進一步優化了排污權交易制度,在排污權拍賣流程、排污權拍賣方式等方面進行了創新,旨在提高環境容量資源配置效率。
“以前,我們要組織開展一場排污權拍賣會,必須要有兩個相同排污權指標報名,簡單來說,就是至少有兩家企業參與。”南湖區排污權儲備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不過,此規定帶來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譬如,一家企業急需上一個新項目,環評已經通過初審,需要購買排污權指標后,該項目才可以通過審批。可如果當時沒有其他企業參與,就無法啟動排污權拍賣,企業甚至要等好幾個月,這樣很不利于企業發展。
為此,南湖區專門出臺了《南湖區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辦法補充規定》,明確指出,排污單位的新建擴建項目只要通過區審批局初審及區環保局出具主要污染物總量平衡后的,凡符合《拍賣法》和環保法律法規等有關規定的,均可到區排污權儲備交易中心辦理排污權競買報名。“事實上,我們優化了排污權拍賣流程,現在,哪怕只有一家企業參與排污權拍賣都是允許的,而兩家以上拍賣底價為政府基準價,比如,化學需氧量2萬元/噸·5年、二氧化硫5000元/噸·5年,而只有一家企業報名的采取類似掛牌性質拍賣,同時,為體現拍賣的公平和公正,拍賣底價以前3次成交價的加權平均價為底價。”該負責人說。
“排污權‘新規’對企業來說,可謂是一大‘利好’,既解決了時間成本,也減少了企業之間為爭搶環境資源而付出的資金成本。”此前,南湖區某汽車零部件公司需要購買排污權指標,得益于“新規”,該企業以唯一一位“競拍者”的身份,拍得二氧化硫指標。而該企業負責人也表示,此次拍賣會大大縮短了排污權交易的時間,加快了環評審批,同時,企業在拍賣價格上也大大減少了“惡意競爭”的現象。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南湖區已舉辦30次排污拍賣。“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市場競爭和環境資源越發緊俏等原因,在‘新規’出臺之前,在一次排污權拍賣會上,化學需氧量拍賣出60多萬元/噸·5年的高價,而二氧化硫拍賣最高價達400多萬元/噸·5年,如此高額的環境資金成本,對企業來說也是一種無形的壓力。”區排污權儲備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而“新規”出臺以后,也緩解了環境資源合理分配的問題,減少了企業的資金壓力。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