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隨著麗水主城區120萬平方米城中村改造項目陸續發布征收預公告,史上拆遷量最大的城中村改造已經拉開序幕,水東老村城中村改造作為2018年市區城中村改造的“第一槍”,備受外界關注。昨日,記者從該項目攻堅指揮部了解到,目前項目的征收簽約仍在進行中,越來越多的百姓開始理解城中村改造對于居民生活乃至城市發展的重要意義,加入到主動簽約的陣營。
“盡管項目推進順利,但過程依舊艱辛。”紫金街道黨工委書記、攻堅組組長林偉群告訴記者,4月底完成征收任務,雖有難度,但相信在全體攻堅干部的努力下,一定會按期完成。
“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一組王某戶終于成功簽約!”水東老村城中村改造攻堅組微信群里傳來捷報。看似普通的一戶簽約,背后卻凝聚著攻堅一組全體人員的付出與努力。
從水東老村城中村改造攻堅組第一次走訪被征收戶王某家,王某就先后提出了包括人口結構、公寓安置、抵扣政策、樓頂違章、房租金額、殘疾優惠、個案問題在內的七大訴求,同時表明自己有一定程度的抑郁癥,而且因為拆遷日思夜想病情加重,要求攻堅組一次性解決問題后方才簽約。王某戶的態度宛如頑石堅冰,似乎刀槍不入。
針對王某的特殊情況,攻堅小組堅持“動之以情,柔性化冰”。 攻堅人員先后七次上門走訪,耐心細致講解,讓王某感覺到征收人員的真誠,從工作關系中的“陌生人”,變成了經常串門的“老熟人”,王某的抵觸情緒逐漸軟化。
隨著王某態度的轉變,攻堅人員“乘勢追擊”,對王某的訴求進行逐一梳理,把握“情法兼顧”的總原則,對不合理的要求“堅守底線”,讓其認清形勢所向,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對合理的訴求積極協調,為最終簽約掃清障礙。
這樣的“攻堅”在城中村改造的浪潮中,已成為常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成為了征收干部手中打開民心鎖的唯一“密匙”。
目前,水東老村城中村改造項目正朝著階段目標穩步前行。截至4月8日,水東老村城中村改造項目320戶中,征收攻堅小組累計完成資料收集316戶,房屋測量319戶,房屋認定296戶,兩違處置123戶,安置審查29戶,簽訂協議214戶,簽約率66.88%,騰空拆除53戶,累計拆除房屋面積18100平方米。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