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一分,環境美十分,垃圾分類的目的就是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做到物盡其用?!鼻安痪?,在南湖新區新南社區會議室里,一位身穿黃色馬甲的環保志愿者,正向該社區居民宣講垃圾分類的現實意義。
據悉,這位環保志愿者名叫張春明,今年49歲,是新南社區一位普通居民,一直以來,憑借著對環保事業的那份熱愛之情,張春明也成為了人們眼中的“環保達人”。“在做垃圾分類宣講員之前,我是一名義工,每周都會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去南湖邊撿垃圾,4年多來可謂是風雨無阻。”張春明說,在平時的生活中,她也踐行著低碳環保的理念,譬如,淘米的水用來澆花、沖廁所,外出時隨手關閉電源,生活垃圾有序分類等。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垃圾分類工作在南湖區全面推行,張春明下決心要當一名垃圾分類知識的宣講員?!八芰掀渴强苫厥绽薄笆2耸o埵遣蛷N垃圾”……此后,張春明也開始了垃圾分類“宣講之旅”,而在這其中,張春明也在不斷學習垃圾分類知識和鍛煉即興表達能力,并把“純理論教學”變成讓聽講者“親身實踐垃圾分類”,宣傳的效果也越來越好。
為了進一步擴大影響力,讓更多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去年10月初,張春明還成立了“春明環保工作室”,并招收了講師、策劃、后勤、財務等人員,自從去年10月13日第一堂講座開講到現在,“春明環保工作室”已把垃圾分類的聲音傳到了多個社區、福利院??上驳氖?,張春明的環保行動還得到了新南社區的大力支持,如今,每周日晚上6點半,新南社區都會組織居民分批進行垃圾分類知識學習。
據了解,不同于一般講座,張春明在開展垃圾分類宣講時,會和居民展開積極“互動”。記者在一次講座現場看到,為了讓人們有更直觀的感受,張春明親手制作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小垃圾桶,她讓老年人、家庭主婦、孩子分別嘗試丟棄牛奶盒子、絲襪、電池、過期藥品、毛巾、米袋等垃圾,扔對垃圾桶的居民還可以得到一份小禮品,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垃圾被稱為錯位的資源,要通過分類來變廢為寶、循環利用,張春明也希望越來越多的人都能參與進來?!艾F在,除了定期開展一些講座之外,我還會和一些環保志愿者通過‘入戶走訪’的方式進行垃圾分類宣傳,并與居民簽訂承諾書?!睆埓好髡f,一開始,一些居民不理解,吃了不少閉門羹,而現在絕大多數人都對她的工作表示支持,可喜的是,到目前為止,她與廣大居民已經簽了千余份的承諾書。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