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huán)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黃山市建設美麗鄉(xiāng)村

高山泉水清 草魚變“金魚”

發(fā)布時間:2018-03-28 09:14:20 來源:人民日報 記者 朱思雄 孫振

  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汪村鎮(zhèn)的田里村,地處“經(jīng)連吳楚,緯接饒徽”的黃山余脈東頭,四周重巒疊嶂,村民的夢想一度被大山阻隔。

  患有聾啞癥,外出打工沒人要,彼時,村民胡國華只能守著自家的一點茶園,指望著低保度日。埋頭砍樹,一年忙到頭,掙不到3000塊錢,村民余錦霖的父輩不得不帶著他背井離鄉(xiāng),外出討生活。

  “‘八山一水一分田’,沒啥耕地,沒啥產(chǎn)業(yè)。”聽村民講,十幾年前,種茶砍樹就是他們的生計。“糞桶往門口一丟,要么直接就在河里洗。”在村委會主任張鐵山記憶里,連年砍伐,水體破壞,山體滑坡一年比一年多。

  “如今,可不能再老眼光看人呢!”汪村鎮(zhèn)黨委副書記余灶興邊說邊指,把話題拽回到現(xiàn)在。順著老余手指的方向看去,小源河穿村而過,一個個或圓或方的魚池沿河而建,活水進出,上百條烏黑的草魚在池子里游得正歡。

  “高山泉水魚,不來條嘗嘗?”漁家樂老板張裕亮老遠就打招呼。

  “這魚喝的是附近新安江源頭流下的清泉水,吃的是自家青菜葉。”老張說著,把昨兒個吃剩的魚肉往墻上一甩,立時就黏住了。“肉緊,刺少,鈣、鐵、硒等都比飼料喂養(yǎng)的高得多!”

  “別看就是一條魚,透著這里的變遷!”一旁的余灶興接過話茬,他介紹,據(jù)史料記載,泉水魚自古就遠近聞名,但前些年水體破壞,不少人家的魚池都廢棄了。怎么才能守住大自然的財富?當?shù)亻_始了反思。

  先是從擇伐到全面禁伐,村里的砍伐大戶紛紛轉了行;2012年起新安江流域生態(tài)補償機制在皖浙兩省試點,為保護源頭水質(zhì),縣里推行農(nóng)藥集中配送,用過的農(nóng)藥瓶、袋子等統(tǒng)一回收;旱廁改造,村干部挨家挨戶動員,并在村里新建了生態(tài)污水池、化糞池;垃圾治理,推開了“戶集中、村收集、鎮(zhèn)處理”模式……

  慢慢地,村子美了,對水質(zhì)要求極高的石斑魚又回來了,最近幾年泉水養(yǎng)魚又在當?shù)厥⑿校贺毨裘赓M建魚池,送魚苗,一般有發(fā)展意愿的村民,新建一口魚池,政府每平方米補助240元。

  余灶興說,縣里建立“合作社、魚農(nóng)、電商”訂單產(chǎn)銷模式,合作社統(tǒng)一采購魚苗,規(guī)范管理,保證魚出售時在泉水中養(yǎng)滿兩年;用專用氧氣袋密封,泉水魚銷往外地,至少能存活3天。

  “賣60多條魚,賺了8000多元!”胡國華一筆一畫認真寫下去年養(yǎng)魚的收入,沖著自家魚池一個勁地豎大拇指,笑得格外燦爛。

  看準鄉(xiāng)村旅游商機,余錦霖帶著父母回了村,辦起漁家樂,“走走鄉(xiāng)間古道,掬一抔新安江的源頭水,再到小店夾幾筷子泉水魚,美著呢!”

  目前全村503戶村民,已建100多口魚池,開了6家漁家樂,戶均增收約4000元。

  張鐵山算著細賬,“以前是細水長流,不見魚游,如今高山泉水清,草魚都變‘金魚’了!”

  關鍵是發(fā)展的理念在變。行至村口一泉水魚養(yǎng)殖基地,現(xiàn)代化引水技術,串起十幾口魚塘,水的流速、流量經(jīng)科學測定,能把塘底的沉淀物沖走。魚塘下游建有專門的沉淀池,用于魚糞、雜物等的回收。

  “這家基地的老板原先是砍伐大戶,這些年轉行養(yǎng)魚,一上來先搞的就是環(huán)保處理設備,生怕弄臟水質(zhì),砸了飯碗。”余灶興介紹。


標簽:魚池;泉水;村民;新安江;漁家樂;養(yǎng)魚;高山泉水;村鎮(zhèn);水質(zhì);草魚責任編輯:季建榮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wǎng)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wǎng)站總監(jiān):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wǎng)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