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港河春色。 (陳朝霞 攝)
又是一年春暖花開,筆者來到海曙區望春街道各河岸邊,所見之處是“紅蓼花香夾岸稠,綠波春水向東流”的美麗場景。
據望春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望春轄區有27條河流。去年,該街道拆除河礙物5處共計37平方米,累計清理河岸垃圾約65噸,清除沿河菜地980平方米,復綠300余平方米,新建沿河隔離圍墻1200余米,治出“河清如許”。
河長制度顯成效
在望春轄區各河道岸邊,豎有規格統一的“河長公示牌”,清楚標明聯系部門、各級河長和河道警長名字、聯系方式等信息。“去年街道投入8萬余元設立這樣的公示牌,管理河道的責任方一目了然。”望春街道相關負責人說,街道班子領導擔任轄區16條跨社區、治理難度高的河道河長,社區、股份經濟合作社的書記管轄剩下的11條河道,著力強化河長例會、巡查、督查、通報等工作制度,一旦發現問題,及時協調落實。
去年,望春協調解決各類涉河問題30余起,其中“斷頭河”馬家河成功從劣Ⅴ類至Ⅴ類水提升至Ⅳ類水,局部達到Ⅲ類,“河長制發揮了關鍵作用”,時任馬家河河長陳志國告訴筆者,去年他與區五水共治辦和環保部門一起商討,在河里放置了兩個“多功能生物巢增效反應器”,運用“微壓增氧”“高效微生物”等技術凈化水體,一個月后河水水質得到改觀。
打贏剿劣攻堅戰
筆者在黃家河邊看到,青青垂柳、黃色迎春花和兩岸建筑倒影在清澈的水中,構成一幅美麗的江南水景圖。
很難想像,如今水清岸綠的黃家河曾是劣Ⅴ類小微水體。原來,作為曾經的市郊河道, 黃家河兩岸一度小工廠、小作坊林立,污水長期排入河道,又有農業面源污染。后來隨著城市擴展,小企業拆遷了,但河底淤泥堆積還在,加上北端是斷頭河,水體流動性差,春夏時節易發黑發臭。
去年,望春街道積極配合實施河道清淤,集中清理沉船廢船等各類阻水障礙物,拆除沿河違建1000余平方米和污水直排口9處,同時沿河清理垃圾堆放,新建黃家河翻水站與姚江溝通。目前,黃家河已經摘掉“劣Ⅴ類”的帽子。望春轄區9條劣Ⅴ類小微水體全部通過銷號驗收。
全民參與來助力
新星社區組織青少年在龔家河巡河、廣澤社區志愿者在中塘河畔清掃垃圾、信誼社區少先隊員在西塘河畔爭當“河道小衛士”、志愿者給水岸心境社區青少年講解“五水共治”知識……社區居民、各界志愿者聯動加入護水隊伍。去年,望春開展各類護水行動30余次,參與者650余人次,使治水護水成為全民共識。
“去年暑假,我參與了‘小魚治水’放魚苗活動。當天專業志愿者還講解了‘小魚治水’的原理,原來養魚苗可以補充和恢復水中生物資源,改善水質和水域的生態環境。”家住廣安社區的李同學告訴筆者,每次參加社區的各種“五水共治”活動都很有收獲,現在大家護水節水等生態保護意識慢慢地提高了。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