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3月18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建青 區委報道組 嚴世君 見習記者 高馳弘)近日,寧波市奉化區溪口鎮60多位鎮干部早早地來到了吡林山參加植樹復綠。大家幾人一組,揮鍬、培土、種樹。不到一小時,共種下400余棵浙江楠、楨木等樹種。原先空曠單調的山坡有了樹木點綴,煥發出勃勃生機。
據了解,此次植樹活動標志著奉化區的第二輪四明山轄區生態修復工作正式啟動。第二輪生態修復以38萬畝生態公益林和2萬余畝復綠區塊森林撫育為主,為期3年。
下一步溪口鎮農村發展局還將組織人員,在該鎮滸溪線入山亭至雪竇寺段兩側種下3600多棵浙江楠和楨木。
未來,奉化將從“生態修復、環境整治、旅游業態、項目管理”等四個方面做好生態恢復工作。生態修復方面,奉化將實施環雪竇寺、環滸溪新線、環亭下湖等“三環”林相改造,通過新造、補植、改造等措施,整體提升區域內美化彩化水平;在環境整治方面,將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推進沿江沿河沿路周邊整治,提升高速公路東西兩個出口、省道沿線、旅游節點周邊形象改善,不斷優化城鄉環境;在旅游業態方面,將穩妥處理好保護和開發之間關系,推進水蜜桃、獼猴桃、藍莓、香榧、車厘子采摘等森林旅游、體驗旅游和農業旅游項目的旅游基礎設施配套建設,著力開展旅游節和鄉土文化節慶活動;項目管理上,將發揮區級部門幫扶結對55個行政村和經濟顧問工作優勢,引導全社會資源力量共同參與、支持四明山區域生態發展工作。
據了解,該鎮從2013年底開始實施四明山生態修復工作以來,到去年底共完成20250畝的山林復綠,圓滿完成寧波市政府下達的5年第一輪生態復綠任務。
浙江新聞+
上世紀80年代起,奉化四明山區通過發展苗木產業脫貧致富。人富了,山卻“窮”了。苗木產業對生態造成破壞,爭議的聲音漸起。據統計,當時寧波四明山花木面積已達11萬畝,占總森林面積的10.9%。山區大量肥沃土壤連同花木被帶走,每年高達萬噸。毀林開墾、水土流失造成生態破壞逐年顯現,泥石流、塌方等地質隱患增加。此外,大量使用化肥農藥導致水體污染。
為修復生態,2013年,寧波市政府發文明令禁止四明山區域毀林開墾行為;2015年,出臺《關于加快推進四明山區域生態發展的實施意見》。奉化森林公安部門展開打擊毀林開墾專項執法行動,以高壓態勢依法打擊亂砍濫伐、盜挖偷采、毀林種植等行為。如今,新的毀林開墾和無序開發花木的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山區地表植被增多,水土流失、水源污染明顯好轉。水利部門和環保部門對主要水庫監測表明,水環境質量維持在Ⅱ類以上,部分水庫達Ⅰ類。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