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梁弄鎮橫坎頭村全體黨員回信,勉勵傳承好紅色基因,發揮好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同鄉親們一道,再接再厲、苦干實干,努力建設富裕、文明、宜居的美麗鄉村。總書記的回信如和煦春風吹遍四明大地,讓全市130萬新老余姚人真切感受到陣陣暖意。
“要把學習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轉化為做好工作的強大動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切實強化黨建引領,傳承好紅色基因,以更高標準、更大決心、更實舉措,推動我市鄉村振興走在前列,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加紅火的好日子。”上周,市委書記奚明先后到梁弄鎮、陸埠鎮、鹿亭鄉、大嵐鎮等四明山革命老區開展為期一周的蹲點調研,把總書記的親切關懷傳遞給老區群眾,并與基層黨組織負責人、黨員干部和群眾代表交流互動,共同探討推動橫坎頭村打造全國鄉村振興樣板村的新思路,加緊謀劃加快推進四明山革命老區和全市鄉村振興新舉措。
“浙東紅村”全面發力
打造全國鄉村振興樣板
下基層,就要一竿子插到底,直接聯系群眾。走訪調研的第一站,奚明來到梁弄鎮橫坎頭村黨員群眾中間,聽取來自最基層的聲音。
青山環抱間,流水潺潺的紫溪穿村而過,蜿蜒的村道將家家戶戶緊密相連。橫坎頭村紫溪自然村74歲老黨員陳鳳祥的家就在美麗的紫溪畔。“老人家,習總書記給你們村全體黨員回信的事您都知道了吧,您對村里今后發展有什么意見建議呀?”奚明走進老人家中,挨著老人坐下,拉起了家常。“總書記給我們回信,這是我們村的榮耀呀!”連日來,陳鳳祥和橫坎頭村干部群眾,依然沉浸在習總書記給該村全體黨員回信的興奮和激動之中,“這么多年了,總書記還記得我們橫坎頭,真是沒想到呀。要說意見建議,就是希望村里能把優勢發揮好,把橫坎頭村建成人人羨慕的村莊。”修建觀景平臺,增加游客興致,延長游客在橫坎頭村的停留時間;整治溪道環境衛生,讓橫坎頭更美……老人一股腦兒地道出了自己的想法。奚明邊聽邊記,頻頻點頭,表示贊許,并叮囑同行的村黨委書記張志燦認真做好分析研究,對能夠立即解決的問題,不等不靠,立行立改;對暫時沒有條件解決的,認真開展調查研究,盡快拿出具體方案,把群眾的美好愿望變成生動現實。
蹲點調研,理應多走多聽基層想法。“大家有什么建議,都可以放開講。”奚明又先后走進黃水夫、馮啟正、姚壽淡等黨員群眾家中及牛軛丘自然村前哨支部活動點,問政于民、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奚明還組織召開座談會,邀請村黨委班子成員、村董事會成員、村民代表一起探討如何學習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打造全國鄉村振興樣板村的對策思路。
“我認為村里還可以拓展紅色旅游項目,關鍵是要加強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相關人員的培訓也要跟上。”“發展旅游業,還需要把游客留住,不僅要有更多有特色的“農家樂”,還要打造特色民宿。”“要繼續加強生態文明宣傳、要讓村民自覺維護房前屋后的環境。”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踴躍提建議、出點子。
奚明一邊認真傾聽,一邊在筆記本上做記錄,不時還讓一旁的相關部門負責人對村民的“點題”進行現場回答。幾天下來,奚明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下了20多頁大伙兒的想法。奚明強調,習近平總書記如此關心惦記我們橫坎頭村,這是橫坎頭村全體村民的極大榮幸。作為橫坎頭村的廣大黨員群眾,應當學習好、領會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增強發展信心,傳承紅色基因,書寫幸福新篇章。要深化好、運用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發展紅色旅游,利用綠色資源,壯大特色農業,做好強村富民文章。要貫徹好、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發揮好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激發黨員引領示范效應,團結帶領廣大村民共同致富,讓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不辜負總書記的囑托和期望。 (下轉第3版②) (上接第1版②)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奚明十分牽掛村里的低收入農戶,在橫坎頭村走訪調研中,他先后來到兩位低收入農戶群眾家中。“家庭年收入多少?子女在哪工作?現在生活怎么樣……”每到一戶,奚明都關切地詢問他們的生活狀況,并對他們說:“請你們放心,黨委政府不會忘記生活比較困難的群眾。”奚明叮囑隨行的鎮村干部要一如既往關心照顧好困難群眾的生活,同時要認真分析造成這些家庭困難的原因,研究幫扶之策。“實現鄉村振興,就是要讓所有人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關切之情溢于言表。
激活“一池春水”
為全國革命老區全面奔小康提供借鑒
15前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到訪梁弄鎮時,提出“要把梁弄建設成為全國革命老區全面奔小康樣板鎮”。15年來,梁弄鎮干部群眾始終牢記指示精神,堅持以黨的最新理論成果為指導,傳承四明山老區紅色革命精神,艱苦奮斗、扎實工作,全力打造“紅色旅游名鎮、歷史文化古鎮、會展教育重鎮、特色農業強鎮、智慧宜居小鎮”,相繼獲得全國文明鎮、全國重點鎮、全國特色小鎮、國家衛生鎮、國家級生態鄉鎮、中華詩詞之鄉、中國燈具之鄉、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省革命老區建設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2017年,梁弄鎮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55.98億元,比2002年增長285%;2017年,全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50元,比2002年增長636%。全鎮經濟社會多項指標位居全國革命老區前列,不僅實現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目標,也為全國革命老區全面奔小康提供了鮮活經驗。
“總書記的回信不僅是對橫坎頭村黨員群眾最親切的關懷和巨大的鼓勵,也是梁弄人民的光榮、自豪和幸福。”連日來,梁弄鎮廣大黨員群眾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紛紛表示要以總書記的回信為動力,牢記囑托,再接再厲,奮力實現新時代鄉村振興。
蹲點調研中,奚明深入梁弄鎮雅賢村、湖東村、東溪村、白水沖村等地,與廣大干部群眾共同探討促進革命老區經濟轉型發展的思路和舉措。
“全村有多少名黨員?平均年齡幾歲?”“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是多少?”“村民去年人均收入多少,主要來源在哪里?”“村里還有多少低保農戶,他們的生活情況如何?”每到一處,奚明都和鎮村干部、村民深入交談,詳細了解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用發揮、農業農村發展、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他強調,村級黨組織要成為聯系服務群眾、帶領群眾增收致富的堅強戰斗堡壘,廣大黨員干部更要率先垂范,立足資源稟賦優勢,深入謀劃、精準施策,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打造美麗鄉村。
當了解到雅賢村村級集體收入來源穩定且無債務、全村勞動力充分就業、村民收入有保障、穩步達到生活富裕的情況后,奚明高興地說,“只要心懷大夢想,小村也是大舞臺”。他指出,村兩委是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和美麗鄉村建設的主體,一定要統一思想,團結一心,立足本村資源優勢,不等不靠、主動作為,積極謀劃項目,改變村莊面貌,帶動村民致富,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燈具產業是湖東村的主導產業,但也存在園區建設缺乏統一規劃,功能布局不合理、服務功能欠完善等問題,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產業的發展。奚明要求,村兩委要加大工作統籌力度,進一步強化規劃引領作用,優化完善園區空間和功能布局,為燈具產業發展搭好舞臺。同時,要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在發展產業的同時注意保護好自然環境,確保兩者不矛盾。
東溪村因貫穿全村的東溪而得名。去年,東溪小萬家至東溪橋段擋墻、道路、攔水堰及綠化帶整治完成,不僅有效提高了東溪的防洪排澇能力,還明顯改善了該區域的生態環境。調研期間,奚明冒雨察看了整治一新的東溪和還在建設中的紅色主題公園,鼓勵村兩委干部充分發揮生態優勢,挖掘文化底蘊,進一步放大“浙東司令部舊址”紅色名片效應,做強生態游,打響紅色游,讓紅色旅游成為東溪響亮“標簽”。
近幾年,白水沖村憑借靠近浙東紅村——橫坎頭村的區位優勢,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強環境綜合提升整治,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改善,村容村貌大變樣。同時,白水沖村人把綠色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農業發展優勢,把穿村而過的滸溪線作為最好的展示平臺,使櫻桃、桑果、竹筍等農副產品成為“搶手貨”,拓寬了村民的增收渠道。奚明要求村黨組織進一步揚長優勢,突出特色,把農民增收致富文章做得更好。同時,要加大鄉村潔化力度,對農村垃圾、污水等進行重點整治,打造清潔鄉村。
奚明指出,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有助于增強調研的實效,也進一步拉近了干部群眾之間的距離,把“問需于民”有效地轉化到“精準發力”上來,切實解決了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促進黨委政府的科學決策。
奚明強調,梁弄鎮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為指引,堅持問題導向,深入查擺“短板”,拉長優勢“長板”,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飽滿的熱情,凝心聚力,狠抓落實,苦干實干,再創佳績,為全國革命老區全面奔小康積累經驗、提供借鑒。
傳承紅色基因
吹響革命老區鄉村振興“集結號”
習總書記在回信中對鄉村振興的殷切期盼,同樣鼓舞著四明山革命老區的干部群眾。
陸埠鎮裘岙村、鹿亭鄉曉云村、大嵐鎮大嵐村……這些村莊形態各異、韻味獨特,但都滿載著革命斗爭的紅色記憶,保留了革命戰爭年代的大量遺址,如今已成為珍貴的革命傳統教育基地。調研中,奚明看村居、問村史、聽規劃、訪民意,零距離與干部群眾共商美麗鄉村建設大計,謀劃四明山革命老區更加美好的明天。
“總書記對橫坎頭村的囑托,對我們裘岙村美麗鄉村建設同樣有指導意義。”連日來,陸埠鎮裘岙村黨支部組織黨員干部集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和橫坎頭村發展經驗。村黨支部書記裘明輝動員全村黨員發揮好先鋒模范作用,團結一心擰成一股繩,擼起袖子加油干,并就利用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再次發起號召。站在獅子山景區的玻璃棧道上,俯看裘岙全貌,奚明對裘岙的美麗鄉村建設表示贊賞,對村兩委工作表示肯定。他鼓勵裘岙村充分挖掘獅子山景區旅游資源,加快完善旅游交通路網、餐飲、休閑娛樂等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做強生態觀光旅游、做美特色精品旅游,通過統一的規劃開發,打造精品生態旅游項目,讓鄉村更美、群眾更富。
“要讓鄉親們的生活越來越紅火。”在組織全村黨員干部學習習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時,鹿亭鄉曉云村黨總支書記方建剛看到這句話倍感親切,“這封回信激勵我們以后的工作該怎么去做。要抓好村級黨建,傳承好紅色基因,不斷提高農村品質、建設美麗鄉村,讓老百姓獲得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在實地察看村容村貌、參觀后方醫院紀念館、了解村民生產生活相關情況后,奚明表示,要把曉云村的紅色文化、綠色生態和在外鄉賢優勢與鹿亭鄉的全域旅游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把美麗鄉村建設成果串點成線,連片帶面,推動全域發展。
在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的同時,大嵐鎮大嵐村廣大黨員干部圍繞“鄉村振興”戰略,交流探討美麗鄉村建設的目標打算和措施安排。“讀了好幾遍習總書記的這封‘家書’,還是心潮澎湃。”村黨支部書記夏永品激動地說。奚明要求村兩委進一步突出黨建引領,把紅色旅游與姚江源頭、茶仙祠、升仙橋等綠色休閑產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推動民宿經濟發展,把山水風光、村民的老房子、地里的生態作物,都轉變為生產資本,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促進農村集體經濟持續增長,真正讓村民過上富足的生活。
上周,由市農辦、市規劃局、市委組織部牽頭組織的橫坎頭村富民強村、環境提升、基層黨建三個小分隊,通過進村入戶、上門走訪等形式,開展村情民意調查,聽真話、摸實情,獲取第一手資料,為下步科學制定橫坎頭村發展規劃、實施決策提供依據。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聯系實際,掌握大量“鮮活”的第一手資料,才能讓調研真正出成效,推動各項工作開展。其間,奚明還召集市四套班子、相關部門負責人在橫坎頭村召開交流會,面對面聽取富民強村、環境提升和基層黨建三組小分隊在橫坎頭村的調研情況匯報和各部門的工作舉措、推進方案,全面了解橫坎頭村發展情況、存在問題和下步安排。
奚明強調,總書記的回信不僅是橫坎頭村人民的大喜事,也是全體余姚人民的榮耀,是對我們工作的鼓勵和鞭策。我們要把總書記的親切關懷轉化為干事動力,牢記囑托,不辱使命,苦干實干,爭先進位,努力把橫坎頭村的鄉村振興打造成全市、全省、全國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示范樣板。
奚明強調,在持續推進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中,全市上下要廣泛開展“學回信、強引領、創示范”系列活動,牢牢鎖定一流目標追求,干出加速度、干出高水平,全力打造全國鄉村振興示范區。要充分調動基層和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拿出“爭”的精神、“拼”的勇氣和“搶”的勁頭,在興旺農村產業、打造美麗鄉村、推動富民強村、優化基層治理、深化農村改革上爭前列、做示范,把鄉村振興各項工作抓緊抓實抓出成效。各級各部門各司其職、主動服務,以更努力的工作、更扎實的舉措,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開創“三農”發展新局面。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