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慈溪市環境監察大隊工作人員趕到橫河鎮,對該鎮環保人員進行了“如何及時化解和查處信訪環境問題”的實務操作培訓。為加快推進鄉村生態環境保護,共建美麗宜居新農村,去年以來,慈溪市不斷創新環境監管模式,通過建立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著力提高基層環境監管水平。去年1月份起,慈溪市把崇壽、宗漢、坎墩、新浦、橫河5個鎮(街道)列入環境保護監管網格化試點鎮(街道),依據管轄區域分布狀況、不同行業企業分布特征、環保執法隊伍與裝備水平等,結合社會治理一張網,建立“全面覆蓋、層層履職、網格到底、責任到人”的網絡化環境監管體系。
作為網格化試點鎮的橫河鎮,去年以來進一步加強了網格員隊伍建設,通過安監、環保網格員隊伍合并,整合環保監管力量,對轄區內企業定期開展排查,確保排查無死角,環境污染查處更高效快速。去年8月1日,橫河鎮鎮級網格員在對石堰村王梁路127號排查時發現,有人在那里從事非法小電鍍加工。網格員立即將線索上報市環保局,經市環保局執法人員現場查處,發現該處電鍍作坊無任何污染物處理設施,生產廢水滲排外環境。經監測,排放廢水重金屬超過國家規定的3倍以上,業主楊某已經構成嚴重污染環境罪。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的有關規定,市環保局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處理,對涉案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
“全面推行網格化管理模式,推動環境監管工作的規范化、精細化、長效化,促進區域環境安全,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說,慈溪市通過合理劃分環境監察網格化責任區,環保監管重心下沉、服務前移,各類環境違法和犯罪行為精準有效得到查處,真正改善區域環境質量。去年以來,5個實施環境保護網格化監管的試點鎮(街道),通過這一環境監管模式,排查發現了83個環境風險隱患,通過斷電措施全部化解。
基層環保隊伍“作戰”能力直接影響到農村環境問題調處效率。市環保局還在各地廣設環保大講堂,并以信訪輪訓等形式對各鎮(街道)環保人員進行業務集訓。至今,已深入各鎮開展環保講座和業務培訓14次。“對于信訪環境問題調處中遇到的難題,我們采取點對點指導,以實際案例傳授基層環保人員如何逐步化解、調處。”市環境監察大隊工作人員說,此舉彌補了以往基層環保人員理論知識掌握較多但實際操作經驗不足的情況,使他們對環境問題的調處更加得心應手。2017年,全市共調處環境信訪5377件,其中鎮(街道)調處2759件。通過環境監管網格化模式,充分發揮屬地政府環境信訪調處作用,實現環境信訪化解在基層,進一步減少越級訪、重復訪和群體訪,破解在信訪調處中人員力量不足的困境。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