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紹興市建設局獲悉,3月底我市將實施“紹大線環境提升工程”,對山陰道這條著名風景線進行環境提升,預計在9月完成。
蘭亭景區入口效果圖,再現《蘭亭序》中所描繪的風貌。
“紹大線環境提升工程”,指的是紹大線越城偏門至諸暨楓橋段,全長32.1公里,即古代的山陰道。山陰道,不僅風景絕佳,讓人如在鏡中游,而且書法圣地蘭亭就在山陰道上,另外印山越國王陵、王陽明墓、徐渭墓也在山陰道旁的青山之間。
據市建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為全面提升紹興城市品質,按照“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區”建設要求,結合“楓橋經驗”55周年紀念活動,我市實施越城偏門至諸暨楓橋環境提升工程。具體將以優化紹興西南方向用地、交通為手段,提升道路兩側環境。將采取主題節點園林化,對主要路口進行街頭綠化,重要節點增設小型公園等,植入相關的歷史、文化元素,打造各具內涵特色的綠化節點。
記者了解到,環境提升工程還將對破壞的山體進行生態修復,通過對裸露山體的生態恢復治理,不僅把水土流失控制在允許范圍內,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而且能改善城鄉山體生態景觀。如對沿線的棋盤山、陽明園入口等裸露山體復綠,坡面采用格構梁固土護坡,種植草與灌木,恢復自然生態環境,美化環境。
山陰道上的另一個特點是文人景觀多,有蘭亭、印山大墓、陽明墓等等。這次“紹大線環境提升工程”將把這些景點的入口列入環境提升范圍,以達到“柳暗花明又一景”的效果。
紹大線與下白線交叉口,是前往印山越國王陵的交通轉折點,目前缺少必要的交通指示標志。這次環境提升將結合下白線道路改造,進行路口設計,使之成為印山王陵的指示性地標景觀。
紹興的金名片——蘭亭景區,規劃將擴大主入口,增設景區入口廣場,優化從售票處通向景區的路段兩側景觀。具體以東晉王羲之《蘭亭序》“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所繪之景為景觀目標,以修竹、流水、小橋為設計元素,再現《蘭亭序》中所描繪的風貌。
蘭亭景區“頭頂”的尾礦庫,將積極探索覆綠,通過覆蓋黃土,種植適宜性植物。
王陽明墓入口處,目前為農田、村莊,無明顯標志物。規劃將此節點打造為王陽明墓標志性入口。在該節點路口設計一個標志景觀,作為入口提示。該景觀以王陽明心學為主題,設一景墻,墻上設計一個鏤空的草書“心”字;景墻背面種植竹林,寓意在王陽明“格物致知”學說中出現的一個重要格物對象“竹”。進入支路,結合綠道設計一個二級驛站,采用茅屋造型,突出野趣。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