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區農辦獲悉,江北區榮獲“2017年度全省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優勝縣”稱號。近年來,江北區圍繞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要求,積極推行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治理體系,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格局基本形成。
區農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自工作開展以來,江北區逐漸形成了區、街道(鎮)、村三級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體系。在管理責任上,已將農村生活垃圾專項治理工作納入年度重點工作。“每年我們都會對全區建制村開展6次垃圾分類工作日常檢查。經實地察看,我們看到目前各村都已將衛生保潔工作納入村規民約,落實農戶門前三包,并配備完善的保潔和監督隊伍。”
“目前,全區涉農街道(鎮)正結合實際探索適合本地的動態化保潔機制,對現有的保潔隊伍及人員進行規范化管理,通過推行一村或多村的村莊保潔服務外包或承包制,由各街鎮對保潔隊伍進行考核。”區農辦的工作人員說,在進行垃圾分類處理的村里,可回收垃圾與有害垃圾由專業公司統一收集處理;各村產生的廚余垃圾按照片區就近劃分,通過機器成肥設備處理;其他垃圾由區城管局及各涉農街道(鎮)環衛處組織分類收集、轉運。“江北區已形成農村生活垃圾‘戶收、村集、街道(鎮)運、區處理’的四級清運模式。”
據介紹,目前全區多個垃圾分類處理村已開展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源頭分類。垃圾分類收集車則已按照服務人口,500人以下配置1輛;500-1000人的配置2輛;1000人以上的配置3輛。另外,多個村因地制宜探索處理方式,例如江北區的鞍山村、毛岙村、上邵村、童家村,通過現有廚余機器成肥設施開展廚余垃圾集中處理,起到良好效果。
據悉,下一步江北區還將建立“2+N”的分類收集體系,精品村按照“可回收垃圾”“餐廚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的要求進行四分,同時,以景觀化理念推進垃圾亭規劃與建設,與美麗鄉村風貌相協調;其余村按可爛與不可爛進行兩分。通過分格分箱分桶專車轉運的方式,提高江北區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轉運水平,確保分類實效。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