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環境保護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借助國家核安全局微信公眾平臺,開展了年度核與輻射安全十大新聞評比活動。通過網絡投票、專家評審,遴選出“2017年核與輻射安全十大新聞”。本次活動吸引了廣大網友積極參與,共收集有效問卷1000余份,評選出的“2017年核與輻射安全十大新聞”如下:
1.《核安全法》獲通過,核電監管逐步體系化
歷經多年等待,中國核安全領域的頂層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安全法》(以下簡稱《核安全法》)已于2017年9月1日經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并于2018年1月1日開始施行。近30年來,中國積累的核能管理經驗已經上升至法律層面,實現了對核設施的全方位、全領域、全周期的安全監管。
2.國務院批復《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規劃及2025年遠景目標》
2017年2月28日,國務院批復《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規劃及2025年遠景目標》。
國務院批復“規劃”時強調,到“十三五”末,我國運行和在建核設施安全水平明顯提高,核電安全保持國際先進水平,放射源輻射事故發生率進一步降低,核安保和應急能力得到增強,核安全監管水平大幅提升,核安全、環境安全和公眾健康得到有效保障。到2025年,我國核設施安全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輻射環境質量持續保持良好,核與輻射安全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實現現代化。
3.四部委開展“核電安全管理提升年”專項行動
201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環境保護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聯合組織開展了“核電安全管理提升年”專項行動。為期一年的“核電安全管理提升年”專項行動,對我國核電安全管理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面檢查評價,實現了行業大動員、大協作、大交流,全行業安全管理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4.國家輻射環境質量監測網將覆蓋地級以上城市
到“十三五”末,全國國控輻射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站點將達到500個,國家輻射環境質量監測網覆蓋全國地級以上城市,所有監測站點的數據都將在網上實時發布。
5.中國大陸核電的發源地秦山核電基地安全運行100堆年
2017年6月10日,作為中國大陸核電的發源地——秦山核電基地安全運行100堆年。秦山核電基地目前共有9臺運行機組,年發電量約500億千瓦時,是目前中國核電機組數量最多、堆型品種最豐富、裝機容量最大的核電基地。
6.中廣核嶺澳核電站1號機組連續安全運行超12年
位于深圳大亞灣核電基地的嶺澳核電站1號機組自2005年3月26日以來,連續12年以上無非計劃停機停堆。截至2017年8月7日,已連續安全運行達4146天。
7.江蘇首次通過網絡直播宣傳核安全,核電站當“網紅”
圍繞“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主題,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江蘇省環保廳核安全局、省輻射防護協會、連云港市環保局、江蘇核電有限公司在連云港共同開展核安全宣傳周活動。而此次直播,就是活動內容之一。
8.環境保護部監測顯示,朝鮮第六次核試驗未對我國環境造成影響
據環境保護部監測結果,朝鮮第六次核試驗未對我國環境造成影響。環境保護部2017年9月3日啟動朝核輻射環境相關應急預案,進入二級應急響應狀態,在東北邊境組織開展輻射環境應急監測。
9.日本獨資企業在兩家核電廠違法操作被環境保護部處罰
國內最大的屏蔽電泵專業生產廠家、日本獨資企業——大連帝國屏蔽電泵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帝國電泵”)在我國兩家核電廠違法操作被環境保護部處罰。環境保護部在2017年2月14日公開的處罰決定書中表示,除了責令帝國電泵停止違法行為,并處20萬元罰款外,同時吊銷了違法操作的焊工的資格證書。
10.陜西放射源安全大檢查查處違法行為335起
按照環境保護部開展放射源安全檢查專項行動的統一安排,陜西省自2016年10月起,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了放射源安全大檢查專項行動。共查處各類輻射環境違法行為335起,立案處罰31起,罰款金額114萬元,約談企業7家,依法收貯閑置廢棄放射源86枚,有力保障了全省輻射環境安全。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