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畜禽養殖廢棄物高水平資源化利用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近日下發實施,明確到2020年,力爭全市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100%,養殖污染治理主體責任全面履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配套設施基本建成,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99%以上;縣域內種養殖業布局合理,畜禽養殖適度發展,科學規范、權責清晰、約束有力的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制度基本建立。
根據該《方案》,全市畜禽養殖廢棄物高水平資源化利用的主要任務共10項:一是健全屬地管理責任制度。二是建立績效評價考核制度。三是不斷優化畜禽養殖區域布局。堅持以地定畜、以種定養,進一步完善畜禽禁養區、限養區、宜養區劃分范圍,科學確定畜牧業區域控制和總量控制。四是全面構建種養循環體系。2018年底前全面建立畜牧業與種植業、林業對接消納模式,做到土地消納與畜禽排泄物利用點對點、量對量、時對時有效對接。統籌主體小循環、區域中循環、縣域大循環體系,健全畜禽糞污等農業有機廢棄物收集、轉化、利用網絡體系。五是培育發展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產業。大力推廣統一收集、集中處理、綜合利用的龍游“開啟模式”和全量收集、異位發酵、綜合利用的江山“石明模式”等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全產業鏈建設。六是大力實施有機肥代替化肥行動。重點在現代農業園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示范園、特色農業強鎮、糧食生產功能區、果菜茶優勢產區和核心產區,加大有機肥、沼液肥推廣應用力度,打造一批升級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片和示范基地,以點帶面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力爭到2020年,全市實施有機肥替代化肥面積30萬畝、推廣應用商品有機肥15萬噸。七是積極推廣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新技術。以畜禽養殖廢棄物減量、過程控制、末端利用和減臭技術為核心,加強與浙江大學、浙江農林大學、省農科院等院校的聯合攻關,突破重大技術、設施設備瓶頸制約。八是落實規模畜禽養殖場主體責任。督促畜禽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和欄舍的提升改造,鼓勵全封閉飼養模式,支持養殖場安裝減臭設施設備,逐步消除臭氣對周邊環境的影響。九是落實畜禽養殖污染監管制度。加強養殖污染智慧環保監管平臺建設,完善畜禽養殖污染線上信息化防控預警和線下日常檢查制度。十是加快推進標準化美麗牧場建設。到2020年建成市級美麗牧場200個以上。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