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質檢總局連續發布了《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監督管理辦法》與《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控制標準》,并分別將于2月1日與3月1日實施。此次新標準的發布將給臺州口岸進口廢物行業帶來重大影響。
在最新發布的《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控制標準》中,廢止了骨廢料、廢纖維相關的兩項標準,并對廢塑料的范圍重新進行了限定,增加了對進口固廢的放射性污染的控制要求,加嚴了一般夾雜物的控制要求,并在檢驗部分增加了檢驗原則性的要求。
而在這次的《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監督管理辦法》中,一方面放寬了企業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的限制,比如延長國內收貨人注冊登記有效期從原來3年到現在的5年,企業無需再通過質檢總局制定的檢驗檢疫機構進行進口廢物原料裝運前檢驗,而可以向相關部門的備案公布的裝運前檢驗機構申請裝運前建議等,相對之前得到了更多的便利。
另一方面,新辦法提高了行業準入標準,取消了僅代理國內利用單位進口廢物原料的貿易經營單位的國內收貨人資質,即禁止了中間商環節,一些小型不具資質、雜亂無章的企業將被直接淘汰,今后只有具有加工能力的企業才可以進口廢物原料進行生產。
“企業批文的減少和控制標準的提升,短期內確實會影響到臺州廢物原料的進口額,甚至對不少下游企業的生產會有部分的限制。但是,從長期看,對‘洋垃圾’徹底說再見,對進口廢物原料的高要求,將倒逼國外進口商提高自身產品的加工要求。”臺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衛生科科長谷凱軍說。
記者了解到,目前臺州市從事廢物原料進口加工的企業共有92家,其中在本地直接向國外進口原料的企業為38家,符合新辦法規定,而臺州檢驗檢疫局提醒剩余的54家企業,需盡早改變進口方式,完成資質驗證。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