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的道路、新栽的綠化樹、墻壁粉刷一新、整潔的村容村貌,這樣的居住環境一點也不比城里差……”如今,走進長興太湖圖影旅游度假區小沉瀆村,昔日臟亂差的景象不見了,整潔的垃圾箱擺放在各個路口,干凈寬闊的水泥道路兩旁是剛剛吐出新綠的草木。這里的村民說,經過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村莊舊貌換新顏,環境大為改觀。
小沉瀆村的變化只是長興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長興致力于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深入開展美麗鄉村、精品村創建,提升美麗鄉村示范帶建設,一個個精致、美麗的新農村拔地而起,成為了當地新的風景線。
昨日,記者從長興縣農辦了解到, 2017年長興成功創建“美麗鄉村” 14個,至此全縣完成“美麗鄉村”創建187個,實現“美麗鄉村”創建全覆蓋。
昔日的亂搭亂建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統一風格的農家庭院;錯亂復雜的線路消失了,游客抬頭看到的是藍天白云;狹窄的車道拓寬了,人車分流讓路面更有序……在水口鄉顧渚村里,山水亭臺與農家小屋交相輝映,一道道美麗的鄉村風景每年吸引著300多萬游客前來感受綠水青山的美妙。“放在前幾年,經常有游客反映臟、亂、差的問題。”莊海豐在這里經營了多年的農家樂,“經過整治之后周邊環境美了,農家樂的效益也更好了。”“美麗鄉村”的紅利正在釋放到農村的角角落落。“最近幾年,長興縣財政每年都要投入2億多元的資金到美麗鄉村的建設中去,這也讓農村的發展更加迅速。”縣財政(地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不斷改善鄉村環境的同時,長興也越來越注重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在鄉村田野間,文明的春風輕拂著每一個村民。以文化禮堂、鄉村大舞臺等為主的硬件設施和以“送戲下鄉”“春泥計劃”“星級文明戶”評選等為主的文化普及、文明創建活動,構筑了整個鄉風文明建設的框架。同時,新鄉賢文化建設成為長興深入挖掘鄉賢文化精神內涵,以“新鄉賢”為引領助推鄉風文明建設的新途徑。
近年來,長興積極探索農村“鄉賢治理”模式,推動“人才回歸”,吸引外出的鄉賢精英回鄉定居參與家鄉治理。全國人大代表張天任、湖州市道德模范張發慶等一大批新鄉賢回鄉參與鄉村治理,其中10多位新鄉賢直接擔任村主職干部。
如今,從北線的“江南茶鄉”到西線的“梅映烏龍”,從南線的“山水古韻”到東線的“太湖風情”,再到中線“農園新景”“希望田野”等主題特色的新農村建設實驗示范帶,美麗鄉村建設的“長興樣板”還在不斷描繪新的風景。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