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區內城中村全部完成改造簽約,2017年城中村改造簽約數相當于過去12年總和的1.8倍……記者從前天下午召開的全省住房城鄉建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獲悉,鹿城區在2017年全省城中村改造考核中榮獲第一名,并在現場就城中村改造工作做典型發言。
近三年里,鹿城不斷刷新城市更新加速度,“大拆大整”結出累累碩果:核心區范圍內30個城中村累計完成簽約26810戶,拆除舊房面積500余萬平方米。至此,核心區內城中村三年改造計劃提前一年全部完成。其中,2017年簽約數18772戶。
2017年,鹿城區上下凝心聚力,聯動攻堅,不斷創新核心城區舊城改造新策略,為全市城市轉型提供鹿城樣本。
在“四策合一”的基礎上,鹿城完善國有土地房屋征收、集體土地征收涉及房屋補償等政策,并陸續出臺相關配套實施細則,規范未經登記建筑認定、工業用房征收補償、人均保底安置審定等房屋征收行為。“為有效疏解核心區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加快完善公建配套,植入產業項目,我們及時轉變就地就近安置的做法,積極推行異地集中安置和貨幣化安置,既加快拆遷安置,又助推‘大建大美’。”鹿城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去年3月,鹿城創新出臺期房安置房貨幣化收購政策。12月,該區又推出安置性質住宅商品房購買工作試行意見(俗稱“房票制”)。為提高新政知曉率和接受程度,區委主要領導兩次帶隊與網友互動訪談,參與人數高達60多萬。目前,新政已推動27個村、47個地塊的期房收購工作,累計完成貨幣補償9928戶,貨幣補償率從原來的不到5%上升到50%以上,有效轉變了以往就地實物安置的模式,為城市建設拉開框架打下扎實基礎。
在過去的一年里,鹿城區各級黨員干部加班加點成為常態,因為從區機關到各鎮街,骨干力量被大量抽調到城中村改造攻堅一線,包干制、督辦制、不動產登記聯席會議制等新舉措不斷出臺。高強度的城中村改造態勢下,2017年全區21個村完成整村簽約,每個村平均簽約用時不到50天,跑出了鹿城“加速度”。
拆的目的是為了讓城市更好地有機更新。在“大拆大整”過程中,鹿城突出抓好12類公建配套設施建設,全力補短板、筑底板。按照全域謀劃,該區在南匯、廣化、雙嶼等區塊建設新型社區,提升集中安置區的整體品質。城市能級和品質躋身全省先進城區行列,是鹿城下一步的目標。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