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崇福鎮環衛所的7名環衛工有了新“頭銜”——“廁所長”。他們每人負責5到6個公廁的環境保潔工作,進一步鞏固崇福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成果。
一座小小的公共廁所,不僅影響著人們的生活體驗,更代表著一個地方的涵養與文明,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質量。2016年以來,崇福針對城區公共廁所設施老舊破損的短板,全力做好建設和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廁所的數量和質量。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將廁所建設納入建設規劃、道路改造等工作中,進行統籌布局,修葺、建設一批合理使用、便利耐用的新公廁。
截至去年年底,該鎮對鎮區22個老舊公廁按三類標準進行全面改造,此外還在北大街以及語溪大道附近按二類標準增設三個公廁,其中部分公廁還設有母嬰室、第三類廁所等。
“公廁的建設是服務群眾,方便群眾生活,要盡可能滿足群眾的需要。”崇福鎮環衛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改造提升公廁過程中,他們還向社會征求意見。崇福鎮崇德社區是該鎮的一個老社區,社區居民以中老年人為主,為此,該社區居民錢祖源建議在該社區的公廁設置蹲位,方便老年人如廁。這一建議很快被采納。
公廁完成改造提升后,如何實現長效管理?為此,崇福鎮創新思路,在環衛所內部設立“廁所長”負責保潔,每個廁所長負責5到6個公廁,包干到戶,明確職責,再由一名總廁所長進行日前監管,確保公廁整潔衛生。
走進語溪大道信用社邊公廁,白墻青瓦,頗具明清建筑的韻味,里面設施一新,還設有母嬰室、殘疾人室等。今年67歲的蔡建清是這個公廁的“廁所長”,他說,“自從當上了這個廁所長,這個廁所就像是他自家的廁所一樣,感覺更有責任把這里的衛生工作做好。”每天,他都要對廁所打掃三次,還要負責日常巡檢,發現有不文明的行動,還要第一時間制止。
“廁所長”的設立是崇福鎮發動群眾參與小城鎮環境整治行動實踐的縮影。作為嘉興城鄉(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樣板鎮的崇福,面對7.14平方公里的整治區域,在排出86個項目,庫中項目總投資4.3億元的同時,如何實現長效管理?面對這一難題,崇福鎮以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人人共享,人人參與的理念,分別推出“路長”、“河長”、“弄堂長”、“廁所長”。
這條路上環境整不整潔、車輛有沒有亂停放現象、綠化是否管理有序,這些都是“路長”的工作職責;河道的日常保潔、巡檢,這是“河長”的工作職責;弄堂里環境好不好,有沒有不文明現場,這是“弄堂長”的工作職責;公廁的衛生保潔,這是“廁所長”的職責……
“四長”聯動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崇福群眾正加入到這場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戰役”中來:語溪社區組織46名黨員志愿者在田公墩港和重九橋港開展巡河清淤活動,“小河長”在家長的陪同下巡河找問題……
“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形式,發動群眾,人人參與,形成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沒有旁觀者的良好氛圍,凝心聚力,共同把我們的崇福家園打造成一座干凈、美麗、整潔、有序的小鎮。”崇福鎮黨委書記王群表示。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