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huán)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垃圾分類帶給農村新氣象

——江山市垃圾分類工作掃描

發(fā)布時間:2018-01-22 09:28:33 來源:衢州日報 記者 王崇軍 通訊員 姜偉鋒

  2015年開始,江山市掀起了一場大規(guī)模的清潔家園全民參與垃圾分類群眾運動。三年時間,完成三個試點村到282個行政村全覆蓋,村村建起垃圾超市,109個太陽能堆肥房全部投入使用,舉辦垃圾培訓642次培訓人員6萬多人,發(fā)放各類宣傳資料26萬多份。

19951516549880773.jpg

  新塘邊小學利用“六一”兒童節(jié)活動進行垃圾分類宣傳

89821516549880976.jpg

  正在向村民發(fā)放垃圾分類宣傳資料的村干部

30291516549881241.jpg

保安鄉(xiāng)西洋村保潔員正在對垃圾進行分類

  雖然這場曠日持久的活動才剛剛開始,但其對農村居住環(huán)境的提升,農村陋習的改變,農民文明衛(wèi)生意識的覺醒,基層黨組織威信的樹立,都有著深遠的意義。

  垃圾分類讓農村更潔凈

  路面整潔綠化優(yōu)美,粉墻黛瓦高低成趣,房前舍后潔凈如洗,春風滿面往來村民。記者一行走進江山市雙塔街道楊敦村,發(fā)現無論是房前屋后還是山塘村道,均見不到亂扔的垃圾,甚至看不到一只放養(yǎng)的雞鴨。

  “楊敦村垃圾分類的名氣大得很,連黑龍江、河南等省都有人慕名前來考察學習呢!”雙塔街道干部王兵介紹,僅去年,楊敦村就先后接待了20多批市內外考察人員。

  楊敦村緊鄰江山城區(qū),全村425戶1396口人。2015年開始垃圾分類工作,是江山市第一批試點村。

  “這三年可以說是天天在打仗,壓力很大。”村支書鄭江富相告,上任三年打了三大仗,每一仗都是得罪人的硬仗。第一仗是清潔庭院,填埋20多個露天糞坑。第二仗是全村家禽禁止放養(yǎng)。第三仗是垃圾分類不出戶。

  “沒有前兩仗墊底,垃圾分類做不到這么好。”老支書王壽喜坦言,垃圾分類涉及千家萬戶,每月每天,要管好不容易。特別是剛開始時,沒有點魄力和擔當精神還真干不下去。

  “上級撐腰支持,班子團結心齊,這是能打贏這三場硬仗的主要原因。”鄭江富感言,為禁家禽放養(yǎng),好多村民到街道告狀。現在村莊面貌大變,村民人人說好。前后對比,說明只要真心實意為村民辦事,即使開始不理解,等有成效了,村民還是會理解支持的。

  新塘邊鎮(zhèn)東亭村、鳳林鎮(zhèn)鳳里村等試點鄉(xiāng)村,也經歷了楊敦村一樣的陣痛。但幾個月下來,看到昔日臟亂差的村莊,舊貌換新顏,終于體會到干部們的用心,開始理解支持了。

  全民參與向陋習挑戰(zhàn)

  垃圾分類難在何處?難在起步,難在堅持。

  “一直以來,農村的垃圾都是隨農戶處置,分不分類我做主。”“我家的垃圾我自己會處理,和村里有什么關系?”面對鄉(xiāng)村干部的勸說,一些農戶很抗拒。

  垃圾分類涉及千家萬戶,沒有村民的理解支持,怎么能開展得起來?

  “一是大力宣傳垃圾分類的好處。二是建立鄉(xiāng)鎮(zhèn)主抓、部門聯村結對制度。三是建章立制,制定各類考核評比獎勵。”江山市農辦主任陸天軍相告,2015年垃圾分類工作一開始,江山市就開始大力宣傳垃圾分類,同時建立各鄉(xiāng)鎮(zhèn)領導主抓,村“兩委”主管,來自各部門的50個農村指導員、292個生態(tài)指導員下村入戶結對幫扶的工作機制。

  “由易到難,分步推進。先是黨員干部帶頭,然后是村民小組長、青年團員、黨員干部親戚,最后分片聯戶結對,對不積極不配合農戶做工作。”鄭江富坦言,垃圾分類是一場衛(wèi)生革命,也是農村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的革命。

  為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楊敦村制定了《清潔家園評分表》,內容包括房前屋后整潔、庭院綠化美化、垃圾分類定點投放、畜禽圈養(yǎng)、生活污水不亂排放等,由村“兩委”組織打分,每月評比一次。

  “第一次評比下來,幾個得差評的農戶把掛在房前的評比表撕下來。”村“兩委”集體和農戶交流溝通,農戶認識到錯誤,主動張貼評比表參加評比。

  多方借力、形成合力是做好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方法。江山市農辦副主任毛紅英介紹,在前期試點的基礎上,江山市借助“6·30浙江生態(tài)日”宣傳活動,舉行江山清潔家園日暨全民參與垃圾分類系列活動啟動儀式,號召全社會一起參與垃圾分類。

  家庭主婦是垃圾分類的主力軍。為組織管好這支隊伍,市、鄉(xiāng)鎮(zhèn)、村婦聯及志愿者進村入戶指導分類,倡導婦女轉變觀念,帶頭分類減量。教育局開展“小手拉大手”垃圾分類活動,團市委組織青年志愿者開展宣傳。

  江山282個行政村,目前全部開展了垃圾分類工作,村民參與率達到95%以上。垃圾分類工作已呈星火燎原之勢,并逐步走出了一條以垃圾分類減量為主的農村人居環(huán)境治理新路子。

  長效管控將分類進行到底

  垃圾分類是一場持久戰(zhàn),這就注定了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而資金保障、科技引領、制度建設是取得最后勝利的重要保障。

  “村莊保潔垃圾分類是長久性工作,如果沒有持續(xù)的資金保障,也很難長久堅持下去。為此我們進行了村民自籌保潔費用的探索。”毛紅英說。據測算,一般2000人左右的村莊,年保潔費用至少需10萬元。

  “去年我們村就將農村垃圾分類處理納入村規(guī)民約,開展農村保潔資金自籌試點工作,得到市財政1:1的配套獎勵,我們的積極性更高了。”1月15日,鳳林鎮(zhèn)鳳里村民主任鄭英開始上門收取每人每年20元的衛(wèi)生費,一周下來,全村2600多人,已經上交了5萬多元。

  “工作有成效,環(huán)境有改善,這是能否順利籌到保潔資金的重要保證。”鳳林鎮(zhèn)鳳溪村支書葉新忠坦言,村莊環(huán)境好了,村民文明素質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共建共享主體意識不斷增強,亂丟垃圾少了,主動繳納保潔費用意愿不斷增強。

  自2016年開展農村保潔資金自籌試點工作以來,江山24個試點村籌集資金達80多萬元,收繳率達到90%以上,有效破解了農村保潔資金短缺難題。

  有了資金保障,保潔工作有了正常運行的基礎。可農戶垃圾分類后,怎么處理更科學有效?

  “我們選擇和浙大方萍教授工作團隊合作,就是因為方教授的微生物菌劑輔助技術,能把陽光堆肥房的堆肥周期由6個月縮至2個月,而且基本無臭味無蠅蟲。”江山市農辦干部鄭素芬介紹,江山109個堆肥房都用上了方教授的科研成果,其中75個已經出肥。

  要想管得好,制度不可少。三年來,江山市出臺了《全面深化農村環(huán)境整治建立長效保潔機制的實施意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村評分標準》、《農村環(huán)境整治月度互查考核辦法》等一系列規(guī)范性文件,把垃圾分類工作作為中國幸福鄉(xiāng)村復評及“美麗鄉(xiāng)村示范村、A級景區(qū)村、2A景區(qū)村”評選的前置條件。

  “近三年,我們建起了全新的垃圾分類網格機制,保證了垃圾分類工作入村到點,扎實高效。”毛紅英介紹,鄉(xiāng)鎮(zhèn)設垃圾分類聯絡員,村級設巡查員、垃圾分揀員,將基層網格落到村民小組一級。一村一網格,戶戶見干部。他們把環(huán)衛(wèi)設施帶進農戶,把宣傳資料分發(fā)到戶,將分類知識傳教到人,更將垃圾分類的理念傳到農戶的心中。

  記者點評

  江山市作為全國百個(浙江省7個)垃圾分類試點縣(市)之一,近年來對垃圾分類工作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也涌現了一批如雙塔街道楊敦村、鳳林鎮(zhèn)鳳里村、新塘邊鎮(zhèn)東亭村等先進典型村,不僅深受百姓擁護,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垃圾分類是對垃圾傳統處置方式的改革,不僅事關國家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更是打造宜居農村,實現鄉(xiāng)村振興的重要內容。我們在為江山市垃圾分類工作點贊的同時,更應從中得到借鑒和啟發(fā)。


標簽:垃圾分類責任編輯:孫璐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jiān):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