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從市農林局獲悉,根據寧波市政府有關文件精神,余姚市將從今年2月10日起,實施新一輪四明山區域森林生態修復工作。
據了解,2013年以來,余姚市圍繞嚴厲禁止毀林開墾行為、分類規范森林資源開發、套種補植造林修復等方面開展四明山區域森林生態修復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為鞏固上階段森林生態修復的成果,提升四明山區域森林生態修復成效,余姚市決定實施新一輪四明山區域森林生態修復。
主要目標為:禁止開發區花木地全面退花還林。2018年起,對四明山區域禁止開發區套種的3.4萬畝花木地實施封山育林,全面退出經營性花木生產;森林質量明顯提升。至2020年,四明山區域森林覆蓋率73%,森林蓄積量244萬立方米,公益林面積進一步擴大,森林固土固碳能力明顯增強,因花木過度發展導致的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得到根本好轉,四明山區域森林生態功能服務價值明顯提高;修復模式不斷完善。建設四明山區域產業轉型林業科技示范園區1個,開展多種修復模式試驗示范。
重點任務為:封山育林。對禁止開發區已經套種造林花木地實施封山育林,通過封育措施,培育成水土保持林;森林提質。對生態重要區域修復地塊及其周邊地塊在封山育林的基礎上,通過森林撫育、林相優化等技術措施,加快森林形成,提高森林質量和生態功能,解決“種得下長不大”問題。對套種的經濟樹種,要落實主體通過撫育,培育為生態經濟兼備的林特產業基地。至2020年,森林質量提升1.8萬畝,其中2018年森林質量提升面積為6000畝;花木流轉。在總結前幾年花木流轉做法的基礎上,按照自愿、連片原則,支持對四明山生態重點區域花木和其他商品林開展流轉試點,破解生態保護與林地經營利用的矛盾,實現“生態得保護,林農得利益”的雙贏目標;修復示范。鼓勵各地林業技術推廣機構和林業生產主體開展四明山區域生態修復模式試驗,引進適合四明山區域發展的修復樹種和林特品種,建立修復示范基地,促進四明山花木產業轉型。
為確保新一輪四明山區域森林生態修復目標任務順利完成,余姚市將加強執法、創新機制、資金保障、加強宣傳、驗收考核五措并舉。寧波市財政今年也將繼續安排3000萬元資金,用于新一輪四明山區域森林生態修復。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