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人民日報09版刊登了《一張環保地圖 消除監管盲區》報道,關注蕭山“智慧環保”建設。
蕭山“智慧環保”緣何引起人民日報關注?記者了解到,蕭山區在建的“智慧環保”系統,集成廢水、廢氣、固廢、放射源、空氣質量五大在線監測系統,有效破解環境監管工作點多、面廣、線長和監管力量不足之間的矛盾,對于管好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在線監測 “盯牢”環境質量
有了放射源在線監控平臺,浙江恒逸聚合物有限公司設備部的陳亞娟安心多了。在企業生產車間內,每一處放射源都有一套監控裝置,實時監測放射源劑量,并通過無線傳感器和網關上傳至云端,顯示在企業監控中心和區環保監控平臺上。“一旦放射源屏蔽容器破裂導致放射性物質泄漏,輻射劑量儀檢測出異常超標,或放射源發生位置移動,平臺立刻會報警。”陳亞娟說。這套在線監測系統的投用,不僅讓企業安心,也為蕭山區的環境安全加了一道“安全鎖”。
2017年,蕭山區建成全省首個“三位一體”的放射源在線監控平臺,將全區128枚放射源統一納入智能化在線監控,真正做到“防丟失,防偷竊,防泄露”。而放射源在線監控平臺,正是“智慧環保”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蕭山區大力推進“智慧環保”建設,集成廢水、廢氣、固廢、放射源、空氣質量五大在線監測系統,實現環保一張圖、監管全覆蓋。為擴大監管范圍,2017年,蕭山區在31家國控、省控排污企業安裝了廢水中控系統,盯牢各個環節的水質和水量情況。此外,建成“三位一體”放射源在線監控平臺,將全區128枚放射源統一納入智能化在線監控。在廢氣監測方面,隨著10蒸噸/時燃煤鍋爐清潔化改造的完成,燃煤煙氣排放實現在線監測。
大數據分析 實現智慧管理
環保一張圖,不是一張簡單的蕭山地理地圖,它加載了全部環保數據,包括企業基本信息、污染源及其處理系統工作狀況數據、執法記錄、處罰信息,以及廢水、廢氣、固廢、放射源、空氣質量在線監測數據等。因此,它是一個環境監管平臺,更是一個大數據分析平臺。
據介紹,未來,“智慧環保”將納入到“智慧蕭山”大平臺中,與各個職能部門的數據打通,實現共享。屆時,這張環保地圖上,可以加載更多相關信息。比如,加載早晚高峰的車流量數據,并與空氣質量實時對比,測算汽車尾氣排放對大氣環境的影響等等,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
今年,區環保局將繼續推進“智慧蕭山”建設。一方面,繼續開展市控企業廢水中控全過程監管平臺建設,實現1000多家重點監管企業廢水在線監控系統全覆蓋,消除監管盲區。另一方面,推進化纖、醫藥、印染、化工等VOCs(揮發性有機物)重點排放行業在線監控設施建設,確保達標排放。此外,固廢監管、空氣質量監測、水源地監測系統也將在完成開發后陸續接入“智慧環保”平臺,真正形成環保一張圖,讓環境違法行為無所遁形。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