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月1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丁謹之 金漢青 通訊員 吳一贊)日前,嵊州市甘霖鎮東王村評上了省3A級景區村莊。這份榮譽,村黨支部書記李秋順覺得貨真價實:村口30只露天糞缸“搖身一變”成了越劇主題公園和一座戲臺,整治之初不理解的村民也朝新建的水沖廁所豎起大拇指。
為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引導村民樹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2017年3月起,嵊州全面推進旱廁專項整治,共拆除旱廁72088個,新建公共廁所1100個,“旱改水”農戶11030戶,并實現3個100%:100%消滅旱廁,所有行政村、社區實施糞便無害化處理;100%實現長效管理,防止旱廁反彈回潮;100%拆后利用,拆后土地納入美麗鄉村建設總體規劃。
補齊廁所問題這一公共服務體系和社會文明短板,需從思想認識、文化觀念、政策措施、體制機制等各方面進行深刻變革。因此,此次整治,除建立責任落實機制、治理拆除機制和巡查發現責任機制外,嵊州還著力解決農村群眾在思想觀念、生活習慣、社會風氣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倡導現代生活方式,培育文明鄉風。
位于雅璜鄉雅璜村主干道邊的三田畈,原建有5個并排旱廁,每到夏季臭氣熏天,且滋生大量蚊蟲,但村民起初對整治工作并不理解。為贏得群眾支持,村干部“以身說法”,帶頭拆除自家旱廁,向村民介紹水沖廁所衛生、方便的優點。在他們的帶動下,三田畈的5個旱廁順利拆除。不久,還在原地建起了中式傳統建筑風格的公廁,贏得附近村民的嘖嘖稱贊。
除了廣大黨員干部,在嵊州,還活躍著505支村嫂志愿者隊伍和其他各類志愿者力量,共同致力于整治宣傳和教育勸導工作。在下王鎮石舍村,101名村嫂志愿者挨家挨戶走訪,為村民講解相關政策法規和旱廁對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在她們的宣傳發動下,短短15天內,石舍村的177個旱廁全部拆除。
據了解,為鞏固此次集中整治行動成果,嵊州還將不定期組織“回頭看”,曝光管理不善、回潮反彈等現象,并督促整改;同時,通過開展鄉風評議、完善村規民約等活動,進一步培植文明鄉風,有力推動社會文明進步。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