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臘月,萬物蕭條的季節,杭垓鎮姚村村卻一片生機勃勃。米白墻、栗柱、紅燈籠,按照徽派建筑風格翻修的老街換了新顏,來來往往行人如織,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笑意。“四五十年了,沒想到老街能變得這么漂亮。”村民王澤和說,隨著顏值升級,老街熱鬧了,村民們更愛往這過。
最近,杭垓鎮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第一個驗收點姚村村通過市級驗收,一年時間,藏于深山密林處的小村莊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除了老街,村里植被豐富,還有石片屋這種獨具風格的傳統建筑,這次整治,我們圍繞這些做文章,力求做出文化味。”該村黨支部書記項志高說。
略施粉黛,村莊面貌煥然一新。在貫穿全村的老街,立面改造、道路改造相繼實施,整潔度直線上升,還給空調穿上仿木“罩衣”,與老街風韻相得益彰,加上五線下地,讓天空中的蜘蛛網消失不見,就連與老街格格不入的沿街鋼棚,在這次整治中也統一拆除新建,重新融入老街。愛民服裝店店主姚愛民的鋼棚被改成了仿古建筑,對此他十分欣喜,“苦于資金,一直沒改,這次好了,政府幫忙翻修,還這么漂亮。”
一些獨具匠心的小細節更使老街外的地區環境整體提升。在赤膊墻上作畫,在卷簾門上潑墨山水,遙望映山紅、梅花樹下牽牛、西溪邊鴛鴦成雙對……一幅幅展現山村風情的畫卷讓人耳目一新。將暴露的水管涂抹綠漆,在墻邊畫上枝葉,枝葉上勾勒小鳥,瑕疵反而成了美景;從村民手中收集廢棄酒缸,繪上七彩圖案,作為盆栽的花盆點綴各處,在綠化景觀中格外亮眼。
努力提升顏值后,姚村更想向世人述說石片屋的文化內涵。在村停車場,從尋找、開采、運輸到打磨,制作石片屋的步驟被繪成圖畫,開門見山地介紹姚村的特色。“以這里為起點,外人了解石片屋文化的旅程就此開啟。”項志高介紹,從停車場一路北上,石片屋的元素愈發濃厚。沿路圍墻上的石片裝飾,家家戶戶門口寫有“蘭草民居”、“盆景民居”等字樣的石板,候車亭屋頂的石片,無一不是石片屋文化的具體體現。
最后,從破舊廠房改建而來的石片屋展示館更為這一切畫龍點睛。在該展示館,石片屋的由來,歷史發展過程,如今的現狀,都有詳細展示,無聲地向外界傳達:石頭深處有人家。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