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潔化、綠化、彩化、美化“四化同步”

多彩新田園點亮綠色都市農業

發布時間:2018-01-10 07:14:25 來源:寧波日報 記者 孫吉晶 通訊員 康莊嚴 吳降星

  奉化麥浪農場的彩色稻。(奉廣 攝) 

  余姚現代農業園區的蔬菜種植區。(李岳潮 攝) 

  慈溪現代農業開發區里的石斛種植基地。(何峰 攝) 

  寒冬時節,農田略顯蕭瑟。在余姚黃家埠鎮十六戶村紅色花海美麗田園示范基地里,綻放的玫瑰花依然嬌艷動人。

  這塊連片的高顏值土地,原來以種植棉花、蔬菜為主,經濟效益低。十六戶村通過土地集中流轉,引進花田景觀項目,累計投入資金200余萬元,其中一期150畝花田已建成開放,二期休閑觀光項目的基礎設施正在完善中。去年鮮花盛開時節,該村借助花田景觀引進東方夢幻燈光,舉辦花海燈光節,同時推出菜地認種、田間勞作、土灶燒飯等活動。燈展期間,接待游客6.5萬人次。

  十六戶村黨支部書記王建鋒還有一個更大的計劃:借助“十六戶人家”紅色生態旅游資源,開發果蔬示范采摘園區、觀光秋穗種植精品園、紅色通道紀念園等特色項目,使之形成一條完整的生態旅游線路。

  十六戶村紅色花海,是我市營造“多彩美麗”新田園的一個縮影。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是關鍵。去年以來,我市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打出田園潔化、綠化、彩化、美化“四化同步”組合拳,全面營造“點上出彩、線上美麗、面上潔凈”的“多彩美麗”新田園,推進綠色都市農業強市建設。

  整潔、綠色,田園更靚麗

  違規農棚田舍被拆除,現場或還田或還綠;田間地頭常年堆積的垃圾得以清理……去年年底,海曙集士港鎮最嚴格的一次農田整治行動接近尾聲,共清理農棚田舍440多處。

  作為海曙的“產糧大戶”,集士港鎮有耕地面積2萬畝。美中不足的是,一些“田野傷疤”阻礙了高標準農田的進階。去年年初以來,該鎮先后開展了農棚田舍整治、秸稈綜合利用、農資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等工作,讓廣袤田園成為當地最大的風景。

  全市農棚田舍和農業設施用房整治行動推開以來,通過規范管理和動態巡查,做到拆除一批、整改一批、建設一批。各地還結合“五水共治”“四邊三化”“三改一拆”“兩路兩側”等工作,開展農田環境清潔行動。去年全市共清除田間垃圾5.62萬噸,整理電線電桿490處,復耕復綠1664畝,改造設施大棚15.82萬平方米,改造設施用房48.78萬平方米。無害化處置農藥廢棄包裝物379.78噸,各類農藥廢棄包裝物處置率為100%。

  改進肥藥施用方法,調整肥藥結構。實施“肥藥雙控”工程是讓農田綠起來的前提。廣大農業技術人員圍繞“精、改、調、替”技術,狠抓肥藥減量與增效并重,力促綠色生態農業發展。

  去年,象山縣列入農業部耕地質量保護與化肥減量增效示范縣創建。該縣選擇兩個鄉鎮各建設1個萬畝示范片,整建制推進商品有機肥和配方肥應用;示范片內再設置各項重點技術示范點,集成推廣商品有機肥+濃縮沼液肥、稻麥配方肥+秸稈還田、稻麥配方肥+綠肥、水稻緩控釋(失)肥+秸稈還田等耕地質量提升和化肥減量增效技術模式,并積極探索實施農作物秸稈置換有機肥的綜合循環利用模式。

  鄞州區從去年開始實施“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試點縣”創建。該區在統防統治的基礎上,大力實施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主要采用性誘劑、頻振式殺蟲燈、二化螟綜合治理和安全使用農藥等技術,形成了非化學措施與科學用藥相配套的綠色防控技術模式,同時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技術得到有效融合,促進農藥減量。

  目前,全市已制定主推肥料配方20余個,建立示范方1100余個,到去年年底共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321.7萬畝(次),減少化肥用量2155噸。全市還確定了23個耕地地力定位監測點和1350個動態監測點,全面監測耕地土壤養分變化趨勢。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核心區示范面積5萬畝以上,輻射面積50萬畝以上,融合區平均每畝每年用藥次數較自防區減少2次,推動全市農藥減量58噸以上。

  按照“綜合利用、還田為主”的原則,各地大力推廣稻田秸稈腐熟還田利用技術,積極引進秸稈多元化利用企業,推進農作物秸稈肥料化、燃料化、飼料化、基料化利用。我市自主創新的藺草田免耕套直播技術研究項目,有效解決了藺草產業發展帶來的環保等問題,取得極為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該成果被評為省農業豐收二等獎。新引進的寧興涌優飼料有限公司,每年可利用廢棄稻草秸稈14萬噸以上。目前,全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超過92%。

  多彩、美麗,農業更出彩

  北侖利用特色花卉種植優勢,打造杜鵑良種園、九和花卉、嘉溪睡蓮園等一批花卉觀光休閑基地,推出牡丹花會、玫瑰情緣節等賞花節慶活動,大力發展“花樣經濟”;地處大山深處的余姚鹿亭鄉白鹿村利用地理地形和生態優勢,在油菜花田邊上搭建“七彩白鹿”三層玻璃觀光平臺,去年僅國慶長假,就有5萬多人次到此一游。

  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為綠色都市農業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在潔化、綠化的基礎上,我市一方面以作物布局、耕作創新為重點,調整種植業結構,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減少碎片化種植和季節性拋荒品種。另一方面,加強農田色彩搭配和創意圖案設計,有效提升農田景觀效果,推進農田景區化。

  與此同步,各地以山林、田園、湖泊、溪流等自然景觀為依托,全面植入旅游元素,推進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等深入融合。到目前為止,全市已建設“多彩農業美麗田園”示范基地20個,精品農業風景線5條。

  在寧海,長街、越溪的產業基地與茶院百合基地、岔路生態采摘基地、桑洲油菜花基地有機結合,打造出“美麗田園”風景線;象山在黃避岙、涂茨等地建立3個1800畝油菜花主題觀光點和2個100畝彩色水稻主題觀光點,按照“精品農業+體驗園+農家樂”的模式,促進農旅產業深度融合。

  “把田園建設美麗,產業發展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礎。農田環境的改變和基礎設施的完善,吸引大批城里人前來體驗農事、休閑觀光,不僅增加了農民收入,也使農業的生產、生態、生活功能得以全面拓展。”市農業局種植業管理總站相關專家如是說。


標簽:麥浪;奉化;稻麥配方;農場;田園;農田;余姚;田舍;花海;花田責任編輯:仲瑤卿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