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最后幾天,甘肅慶陽市華池縣林業總場大鳳川林場舊城子森林管護站內,趙淑會和女子護林隊的其他3位成員忙著總結統計這一年的護林巡山情況,制定來年的工作計劃。
這是她們在深山林場里度過的第8年,趙慶豐的鞋有些開膠,王霞一邊幫她找膠水一邊比劃了一個數字6的手勢。趙慶豐解釋,這是今年開膠的第6雙鞋子。每年磨破6雙鞋,質量差點的會磨破7-8雙。“這個數字倒是還蠻吉利的。”趙慶豐說,除了6雙鞋,她們每天巡山所走的路程,也有60多公里。
8年前,4個人分別在不同的林場從事植樹造林的工作,2009年,作為護林員,4個人聚在了一起,從此同吃同住,共同管護著2萬多畝林地。
慶陽市地處甘肅東部的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地形支離破碎,植被稀疏,是我國水土流失、風沙侵害嚴重的地區之一。橫跨陜甘兩省的子午嶺林區是黃土高原上面積最大、植被最好的水源涵養林,在慶陽境內林地面積768萬畝。
建于上個世紀70年代的華池林業總場,地處子午嶺北端,全場總經營面積達到260余萬畝。為守護這片重要的水源涵養林,當地幾代人辛苦付出,植樹造林,巡山護樹。
4個人當中,趙淑會和王霞都是土生土長的大鳳川人,她們的父輩曾扎根于林區,在子午嶺默默守護了一生,是子午嶺第一代林業人。“林一代”們用自己的雙手,將樹栽滿了一個個山頭和一個個山坳。
20多年前,趙淑會從父輩的手里接過擔子,成為大鳳川的“林二代”,將“家”安在了大山的深處。想到即將到來的退休,趙淑會頗有不舍。
談及日常的工作,趙淑會坦言,很枯燥,但是也有驚心動魄的經歷。每天早上,簡單準備好一天的干糧和水,4個人便搭伴開始巡山。8年的時間,她們用雙腳在山上踩出了一條條蜿蜒的道路。
“山上常常會遇見一些動物,有時候很害怕。”王霞回憶起某一年的冬天,大雪過后,她們4人照常巡山,在深山中發現了類似豹子的腳印,很怕,互相大聲說話壯膽才能支撐過來。
除了起早貪黑,防止動物襲擊,每年的5-9月,是她們最忙的時間段。管護站要對林區進行徹查,杜絕山里種植違禁林木。跑完每一個山洼和每一道峁渠,幾乎每天都是很晚才回去。
看著林區里的樹苗茂盛地生長,看著光禿禿的山一年比一年綠,趙淑會覺得值。“現在條件越來越好了,還有啥理由不好好看林子。”4個人在管護站的“家”,從之前的4個人擠一張炕到現在每人住一孔窯洞。接通的自來水和電,修建的柏油路和翻倍的工資,都讓她們覺得日子越過越好了。
據華池縣林業局官方披露,2011年推行國有林場改革之后,華池林業總場全力保護和擴大森林資源,創新管理機制,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在此基礎上,通過完善社會保障、改善林區水、電、路等項目,林區職工的生活水平得到明顯提高。
現在女子護林隊可以騎著摩托車去巡山,盡管還有很多山路需要步行,可她們說自己很滿足。明年,年滿50歲的趙淑會、趙慶豐和曹花琴就要退休了,她們希望自己能站好最后一班崗,為守護這些得來不易的“綠”,堅守到最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