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1月2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孟琳 通訊員 程昊)11月20日,德清縣武康街道對河口村的每戶村民都領到了一只藍色垃圾桶,專門用于投放廚余垃圾,村里還配備了廚余垃圾收集員。由此,該縣實現了所有行政村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
村民將廚余垃圾倒入藍色垃圾桶。 通訊員 姚佳期 攝
據悉,推行垃圾分類處理是今年德清縣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為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促進農村環境有效改善,從2014年開始,德清便率先在阜溪街道五四村和鐘管鎮青墩村開展農村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試點工作,并取得較好效果。隨后,根據該縣農村人口分布、生活垃圾產量及東西部地理特點,分別建設多座小型生態資源化利用站和大型生態資源化處理中心,并聘用廚余垃圾收集員169名。
“按照農村垃圾‘四分四定’原則,德清建立起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及定點投放、定時收集、定車運輸、定位處理的制度,全面開展農村垃圾分類與資源化利用工作?!钡虑蹇h綜合行政執法局工作人員姚佳期介紹說。
對河口村村民正在領取用于投放廚余垃圾的藍色垃圾桶。 通訊員 姚佳期 攝
“每天早上垃圾收集員會上門收運藍色垃圾桶里的廚余垃圾,再運送至垃圾處理中心,進行生物發酵。今天倒進處理中心的垃圾明后天就可以變為肥料再利用了?!钡虑蹇h綜合行政執法局綜合管理科科長武少剛介紹,產出的肥料有一部分會作為獎品分發給參與垃圾分類的村民,還有一部分用到綠化養護上。
截至目前,該縣已建成投用9座日處理量為300公斤至500公斤的小型垃圾資源化利用站和2座日處理量為10噸的大型垃圾資源化處理中心,總處理量達23.9噸/天,已發放分類垃圾桶近9萬只。
廚余垃圾經生物發酵后變成有機肥。 通訊員 姚佳期 攝
垃圾分類的推廣離不開村民的支持與參與?!白畛?,村民對垃圾分類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楚,不同的人對這項舉措的接受能力也是不同的。”姚佳期坦言,為此,德清組織相關工作人員走家串戶進行垃圾分類宣傳,開展入戶指導操作。
近年來,德清縣在全國率先實施“一把掃帚掃到底”的城鄉環境管理一體化新模式,垃圾收集員也一并納入“一把掃帚掃到底”的日常運維中。
為激勵更多村民參與進來,德清縣綜合行政執法局正嘗試將智慧化監管體系運用到垃圾分類工作中。通過每戶垃圾桶設置電子標簽、收集人員配備手持掃碼設備、垃圾運輸車輛設置GPS以及建立廚余垃圾積分管理系統等措施,為收集人員績效考評及積分兌換激勵機制提供科學依據。
今年6月,德清成功入選全國首批百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范縣(區、市),在農村垃圾分類概念和資源化利用率方面,得到了國家住建部的肯定。
據悉,德清今年還將建設1座日處理20噸的集垃圾分類宣傳教育、有機肥農業應用示范、產物高值利用深加工、果蔬及廚余垃圾資源化處理為一體的城鄉環境綜合體示范基地。同時,縣城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正有序推進中。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