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2月26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余雯雯 吳敏捷 李桂榮 錢冰冰)大雨天走在游步道上,幾乎看不到積水,可是整個公園又看不到一個雨水排出口,這個公園就是今年重陽節開園的濱江區冠山公園。
冠山公園僅是濱江區白馬湖生態創意城區域海綿城市建設的一個縮影。昨天,記者從濱江區海綿辦了解到,到2020年,白馬湖區域的海綿城市建設將基本形成規模,到時候一個生態、會呼吸的白馬湖生態創意城將呈現在大家面前。
濱江區海綿辦介紹,大家看到的“精巧又生態”的冠山公園,原址是一片老舊廠房。利用山體的自然高差做自然排水,順應自然高差建起自然溪及池塘,使雨水停留,并采用冰紋嵌草鋪地,使雨水自然下滲。這些措施有效控制了雨水徑流,讓冠山公園成為一座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生態公園。
除了冠山公園,白馬湖生態創意城區域作為濱江區海綿城市建設的重點區域,所有的新建項目均按照今年專家評審通過的《濱江區海綿城市近期建設區域實施方案》要求,來實施海綿城市的建設。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區域所有新建道路的面層都采用了透水磚,結構層也都要求采用透水混凝土。這樣一來,下雨天人行道也不會出現積水,雨停后路面也會很快干掉,極大地方便大家雨天出行。比如,今年建成的就有海福路東側支路,延慶寺路(天馬路——區界)和海福路西側支路(湖西路——海福路)今年底也已開工建設。
另外,今年開工的湖區17~19號地塊整治工程同樣也是海綿城市建設的代表工程。其通過對原有魚塘的梳理,將場地內東側地塊的原有魚塘進行連通,形成島嶼內部的湖面,起到了收集周邊場地雨水的作用,并作為周邊綠地的灌溉水源。這個項目預計在2018年建成。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