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臺花苑小區住戶垃圾分類實施率達100%,分類投放率在97%以上,投放準確率也在95%以上。”日前,明樓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街道通過立體化宣教、全方位推進和精準式管理“三重奏”,與居民無縫結合,垃圾分類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接下來,將在更多的小區推廣該做法。
在率先試點的紫玉臺花苑等小區,街道和相關社區組建能力素質過硬的“1+N”培訓員隊伍,形成1個小區督導員和多個小區物業管家的分類知識培訓體系,逐步構筑起社區、物業和居民“三方聯動”格局,互動融合,積極培育垃圾分類“人人參與”的居住文化。
“這些小區交付較晚,住戶相對不多,他們的閑暇時間少、鄰里互動少,同時知識層次高、收入高、生活水平高。”明樓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這一情況,街道通過微信、微博、公眾號、知識競賽、模擬分類知識問卷、互動小游戲廣泛宣傳,并發放環保袋、馬克杯、小毛巾、日歷卡等實用型宣傳物品,分層分類培養業主垃圾分類意識。對于業主家人,如經常在家的父母、保姆等群體,通過集中知識培訓、模擬廚房演示、上門“一對一”指導等形式,進行習慣養成培訓。同時,在小區內外,綜合利用滾動式廣告箱、樓道信息欄、立柱、電梯廣告等,加大宣傳力度。
在日常走訪中,根據住戶日常分類情況進行講解,并對一些分類有偏差或分類效果不好的住戶進行“一對一”宣傳。對于新業主,在新房交付時贈送“百寶箱”,除了新房鑰匙、業主公約等,還有垃圾分類宣傳資料和一份由社區與物業聯名發出的“致業主的一封信”;等到業主入住,物業公司和社區垃圾分類督導員第一時間上門發放家用分類垃圾桶、垃圾袋等設備,并進行現場分類知識指導。
此外,在每戶居民家門口放置一對分類垃圾桶,由保潔員定時清理、保潔主管定期檢查;對住戶實行垃圾分類考核激勵機制,發放積分卡,對分類效果較好的住戶,在物業費繳納、增值服務等方面進行獎勵,在樓道里還有專門的垃圾分類評比欄。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