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是個寶貝,只要發電,就有收入。除去各種安裝補貼,本來我們自己要出6000元,但村里出面向銀行貸款后,這6000元都不用掏了。前4年的發電收益就能還清貸款,之后發的電全都能變成真金白銀!”今年,在油車港鎮錢家橋村,不少農房的屋頂建了光伏電站,村民老徐算起自家這筆賬,十分高興。
昨天,記者從區發改局獲悉,自2012年12月秀洲區啟動建設浙江省光伏產業“五位一體”創新綜合試點以來,秀洲區按照“以應用促創新,以創新促發展”的路徑,圍繞光伏產業做大做強,全區已形成健全的光伏產業鏈,秀洲光伏發電應用工作成效顯著。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秀洲區家庭屋頂光伏發電工程并網3734戶,累計并網量175.98兆瓦,累計發電量超過1億千瓦時。今年1至11月,全區光伏發電項目新增并網33.39兆瓦,全區家庭屋頂光伏累計并網量2613戶,比2016年全年家庭光伏并網量翻了一番。
如何讓分布式光伏發電走進企業、走進家庭?秀洲區推進“集中連片、多樣多元”發展,一方面大力建設規模化連片發展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區;另一方面以屋頂為主,兼顧路燈、戶外棚體等,應用單位以工業建筑為主,統籌考慮居民住宅、科創園區等建筑載體的“多樣多元”建設模式。原有標準廠房、公共設施等屋頂光伏電站的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全區實現新建公共建筑光伏屋頂全覆蓋。同時,加快推進秀湖科創中心、光伏展示館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建設。
在推動能源互聯網創新發展上,秀洲區規劃建設包括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網絡化儲能系統、能用管控平臺、交易結算平臺的區域微網系統,探索實踐“光伏+儲能”點對點直供模式,滿足當地各級電能用戶需求,降低用戶用能費用,提高了系統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水平,為區域自由供能市場交易打下基礎。
同時,秀洲區還引進和培育各類光伏工程企業,鼓勵光伏工程企業“走出去”,支持鑒衡檢測中心、朗新·阿里巴巴光伏發電系統運維服務平臺拓展業務范圍,參與光伏扶貧,形成光伏產業“走出去”的“秀洲模式”,打造獨具秀洲特色的光伏工程領域總部基地。
戶用分布式光伏應用看秀洲。近年來,秀洲區探索的統一備案準入、統一劃分片區、統一管理服務“三個統一”秀洲戶用模式,成功破解戶用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難題,并具備了未來大面積推廣的條件,在戶用分布式光伏應用領域樹立了領先標桿。
如今,隨著秀洲戶用模式的成熟和完善,光伏發電應用也以各種方式進村入戶。這些農民屋頂建起的發電站,也成為了農戶增收的新渠道,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新方式。以錢家橋村為例,該村66戶安裝屋頂光伏發電的村民,除了自己要求出資的16戶農戶外,其余50戶村民均采用了禾城農商銀行推出的“光伏貸”,在建設過程中未出一分錢。建成后,每座電站一年的發電收益約1800元,在還清貸款及利息后的發電收益就成了農戶的純利潤。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