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不斷推進,群眾辦事的便捷度不斷上升。記者從嘉興市環保局了解到,對照省環保廳指導目錄,目前嘉興市環保局共梳理28個辦事事項,所有事項均已實現“最多跑一次”,有些項目實現“零次跑”。
20分鐘自行辦妥環評備案
嘉興市民武偉幾年前開過一家餐飲店,后來轉讓給了別人,今年又在市區禾興南路注冊裝修了一家新店。12月11日,他在嘉興市環保局官方網站登錄后,包括閱讀須知事項在內,20多分鐘就完成了環評備案。他告訴記者,早些年開飯店,環評加公示,前前后后要近一個月。現在提交好后,自己打印出來,等于不用跑,非常方便,過幾天就可以開業。
據悉,根據修改后的2016年9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第16條之規定,國家根據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對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實行分類管理。其中,對環境影響很小、不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應當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
嘉興市環保局建設項目(管理)審批處俞云峰說,這意味著,這類項目只需要備案就可以,不需要審批。像開設小餐飲店,辦事群眾可以直接登錄嘉興市環保局網站,點擊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系統,然后注冊用戶,填寫相應表格,在線提交環境影響登記表后,網上備案系統自動生成備案編號和回執,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即為完成。與此同時,提交后的信息會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雖然部分事項的環境影響評價不審批只需備案,但是監管不會放松,要求也沒有降低。建設單位對其填報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負責。環境影響登記表存在弄虛作假的,有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行為的,依然會受到環保部門查處。根據該法第31條規定,建設單位未依法備案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的,由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備案,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
改革惠及更多辦事群眾
據悉,在嘉興市環保局梳理出的28項“最多跑一次”辦事事項中,包括環評審批(備案)、危廢轉移、夜間施工等。這些事項依托不同的辦件系統均實現了網上申報,超過半數的事項通過“網上辦事、雙向快遞”等形式可實現“跑零次”。這些事項的辦事指南已在浙江政務服務網(嘉興)“最多跑一次”專欄公開,辦事群眾可通過政務網網上申報并下載相關申報表格。
以環評項目為例,今年1到11月,全市共審批(備案)項目環評4660個,其中審批報告書項目203個、報告表項目1358個、備案登記表項目3099個,登記表備案占比66.5%。登記表通過“全程網上辦理、辦理結果網上送達”實現“跑零次”。
嘉興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改革前,編制登記表和審批至少需要9天時間,現在縮短為不到一小時辦理完畢,并且登記表項目不需要做環評而使事項辦理成本降低至接近零費用。
另外,目前嘉興市環保局窗口已按要求納入涉企綜合事務窗口。該窗口對項目辦理的各個環節實行實時監督、到期提醒、全程督辦,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的各類問題,已經從部門窗口變成政府窗口。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