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未來踐行生態文明需關注十大問題

發布時間:2017-12-14 09:18:26 來源:人民政協報 記者 王碩 本報記者 王碩

  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合會)2017年年會12月9日-11日在北京舉行。

  作為國際性高層政策咨詢機構,國合會每年舉辦年會時都會向國務院提交關于生態環境領域內需要優先關注的政策建議。今年國合會關注了中國近期(2018年至2020年以及“十四五”規劃期間)邁向綠色轉型的路徑,并展望中國和世界未來長期的綠色發展前景。此次發布的《2017年關注問題報告:新時代背景下踐行生態文明》提出了中國應該優先關注的十個問題。

  課題組指出,每個問題的短期和長期政策維度都與“十九大”要求相契合。這些問題需要采取綜合或全面的方法,需要跨部門的合作才能得到完滿的解決。每個選定的問題也都需要高層政策以及管理和技術創新的轉型變革,需要涉及國內和國際兩方面的因素;同時在解決過程中需要更加重視社會因素,使人民群眾監督發展進程成為可能。

  這十個需要關注的問題是:

  ●制定污染防治行動計劃10-15年戰略

  課題組指出,保護環境必須經過長期努力才能達到最佳效果。針對污染防治三大戰役而言,可能需要到2030年或2035年。如果考慮到環境健康等問題,則可能甚至還需要再加10年。

  因此,在未來的10到15年內,應該有一個長期的、綜合性的計劃,注重成本效益、協同效應,并建立公眾對最終成果的信心。此外,還應避免可能過時的技術和基礎設施產生的“鎖定效應”。

  ●到2020年城鎮設立生態文明實施目標

  課題組指出,在中國,社區的設計和建設已經具備了極大的多樣性,然而,還很少有以綠色發展為未來驅動力或者作為生態文明社區的理想典范。因此,中央和省級政府應該鼓勵每個城市社區通過全面公眾參與制定屬于自己的綠色發展計劃。建議實施的時間范圍是15年,這樣就有可能兼顧長期的夢想以及非常具體的短期需求。

  ●到2040-2050年生態服務成為農村和水域的主導價值

  課題組認為,進入生態文明的新時代,農村將承擔起全新的角色。特別是農村必須為中國提供生態安全,確保提供清潔的空氣、水和土壤,保護植物、動物和遺傳多樣性,同時也是許多新的服務部門和其他職業的基礎。

  因此,在生態文明行動中,必須更加明確地認識各類生態服務的價值,使之得到正確的評估和監測。中國需要不斷強化和建設這些服務,制定更為強大的生態補償機制和其他機制,確保這些服務跟現在的水平相比翻一番甚至達到三倍。

  課題組認為,長江經濟帶應成為踐行以生態服務為要素的發展道路的首選地區。

  ●倡導一場可持續生產與消費的全國運動

  課題組認為,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有可能實現生態效率和環境友好型生產和消費的10年。綠色技術將成為可持續生產的基礎,并為消費者提供更為廣泛的選擇。技術創新是生產和消費綠色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同樣重要的是需要加快對新方法的廣泛理解和接受,并使這些方法比現有的或其他新的但不可持續的生產和消費更具有吸引力。

  三個重要手段是:一是綠色金融、稅收和財政改革,這些手段能確保綠色產品的公平競爭;二是更嚴格地執行(和獨立監督)環境法律、法規和標準;三是更多地獲得有關環境可持續性和產品安全性的可靠信息。還需要對生產者和消費者都進行更好的教育和培訓。

  ●將人口、文化、社會和公眾參與納入行動計劃

  課題組指出,生態環境保護與改善健康、教育、農村和城市機遇的交匯點具有許多尚未被探索的可能性。今后要更加重視環境健康問題;更加重視生態建設(重建)的長期生計問題,特別是那些農村偏遠地區的人民;要建立生態文明共管制度,改善自然保護區、公園、生態紅線區等目前有時被認為價值較低的公共用地的生態和其他服務功能;要為公眾提供更多的機會參與項目評估、改善農村和城市生態服務的志愿工作以及野生動物保護等工作。

  ●構建“海洋經濟”綠色發展戰略

  課題組認為,中國有必要制定一個更明確的“藍色經濟”的綠色發展新戰略。不僅關注的是包括專屬經濟區在內的中國自己的海洋空間,而且還涉及到那些延伸到國際水域和與其他國家有協議的海域。課題組指出,全面實施這一戰略可能要花費10年之久,特別是因為可能涉及許多新技術的應用。鑒于中國“藍色經濟”在許多方面的全球性,中國在全球海洋治理的現代化進程中就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

  ●綠色發展成為“一帶一路”核心特征

  課題組指出,中國在未來20年的大部分努力將是應對亞洲、非洲和世界其他地區重要的基礎設施需求。但是目前伙伴國在需求方面如何進行表述和理解還不是很清楚。“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可能有潛在的環境影響,但也意味著環境改善的良機。

  課題組提出,中國有機會幫助應對氣候變化、綠色城市化、生物多樣性保護、荒漠化、可持續農業以及滿足關鍵基礎設施需求。而且,中國這樣做,也能增加貿易和長期的投資機會。

  ●建立投資與進出口的生態文明方式

  課題組認為,未來中國在投資與貿易(進出口)方面需要在環境問題上投入更多資金。有必要針對雙邊和多邊協議,制定完善的、更為普遍適用和標準化的投資和貿易規則,減少綠色技術的關稅阻礙以及其他貿易壁壘和爭端的持續威脅,并加速向可再生能源、水質改善和污水處理等方面轉變的步伐。

  ●認識環境與發展問題之間的相互聯系

  課題組指出,無論國際上還是在國內,如果對問題之間的相互聯系缺乏了解,或者缺乏全面的政策過程,那么解決方案顯然就可能會失敗。環境與發展問題尤其困難,因為常常涉及到跨部門的協調,而且各種環境與發展影響表現在不同的時段,空間差異也非常關鍵。因此中國在針對國內環境與發展綜合問題尋找最佳解決方案方面仍有許多工作要做。

  ●制定2050-2100年長期發展路徑和目標

  課題組認為,不是所有環境問題都可以在未來30年內得到解決。生態文明的涵義必須是長期的,文明不可能一蹴而就,甚至可能是幾個世紀才能實現。因此,為2050年以后的世界以及中國在這個世界中的特殊地位開展一個更長期、更認真的對話并不為時尚早。

標簽:行動計劃;污染防治;課題組;中國;戰略責任編輯:季建榮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