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王店鎮建林村聚寶灣,不管是農家樂飯店還是普通農戶,每家每戶門口都安放了綠色和黑色兩個垃圾桶,分別標識了“餐廚垃圾”和“其他垃圾”。據村干部介紹,生活垃圾分類的試點工作在這里已經開展了兩個多月。
為從源頭上減少環境污染,從根本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今年初以來,秀洲區全面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利用,而這項工作正在從城市向農村擴面。作為全市唯一的國家級美麗宜居示范村創建試點,建林村聚寶灣提早謀劃,力爭將這項工作走在前列。
把廚房的殘渣菜葉等餐廚垃圾小心翼翼地用塑料袋包好裝進綠色的垃圾桶,再把院子里的樹葉等雜七雜八的其他垃圾裝袋后放進黑色的垃圾桶。兩個多月來,生活垃圾分類對建林村聚寶灣村民孫鳳英來說已經是一項駕輕就熟的家務活。“一開始覺得有點麻煩,時間長了也就習慣了,對清理垃圾的保潔員來說也方便多了。”她的話說出了村民們的心聲。
建林村黨委副書記閔耀峰告訴記者,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是從10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的。每天都由保潔員挨家挨戶上門查看垃圾分類是否正確,分類不正確的農戶打個“×”,月底會進行考核評分。到年底統計,對排名前列的農戶會有一定的獎勵,通過采取激勵機制來倡導農戶正確分類生活垃圾,等普及后,分類還將進一步細化。
自2015年入選國家級美麗宜居示范村創建試點以來,建林村聚寶灣在兩年中發生了從外到內的變化。按照國家級標準,建林村正在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宜文的詩畫江南鄉村典范,通過強化村莊特色亮點,加快促進資源優勢向發展優勢轉變,帶動周邊區域村莊共同發展。兩年來,建林村致力于改善外部環境,提升“梅文化”內涵,鼓勵農戶遍植梅花,統一聚寶灣的民居風格,并建立了農耕文化園,進一步優化美麗鄉村精品線路。此外,該村還把農民素質提升、小城鎮文明行動推廣、生活垃圾分類等作為創建標準,從外到內全面改觀。
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建林村并不是一枝獨秀。今年8月,秀洲區出臺《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實施方案(試行)》。方案明確提出,2017年全面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年底實現市級美麗鄉村示范鎮分類處理行政村覆蓋率70%以上,其余鎮覆蓋率50%以上,2018年逐步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行政村全覆蓋。
截至目前,全區已啟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50個村,受益農戶4.57萬戶,共購置垃圾分類清運車116輛,分類垃圾桶7.46萬個。王店鎮、王江涇鎮、油車港鎮分別建成微生物發酵資源化處理站點1個,并且均已投入正常運作。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