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車在城市建設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工程車進出工地清洗不到位、密閉措施沒做好、私自改裝甚至使用黑車等,都會導致揚塵污染,影響市民出行環境和城市形象。11月9日,本報《市民問政》直播訪談節目邀請市建設局、市公安局、市環保局等部門共同探討如何更好地控制工程車揚塵污染。
近日,記者走上市區街頭和在建工地,發現不少工程都在探索控塵新做法,同時嚴格管理、規范操作、及時補漏,效果較為明顯。
規范操作自查漏洞 嚴控工地道路揚塵
在市區宋濂路和東市街交叉路口的保集江灣花園工地,門口比較整潔,沒有泥漬和土塊。運輸車輛駛出工地,也未見揚起灰塵。走進工地,出口處設有一個過水池,一輛裝有渣土的黃標車駛入池中,池兩邊12根高壓噴頭同時開始清洗。過水池出口旁站著兩名拿著高壓水槍的工人,負責對出水池車輛進行二次人工清洗。清洗完畢后,司機還下車檢查了一圈,才將車開走。
“車輛駛出工地前我們都會進行三次清洗檢查,一個流程下來,每輛車能洗掉五六公斤土渣。”工地負責人姜永盛說,為提高過水池用水的循環效率,工地新使用了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鋁兩種添加劑,污水經化學分離處理后排入二級池留下沉淀泥沙,到了三級池內,干凈的水便可直接循環用于清洗車輛,大大增強了清水和泥沙的分離效果,確保污染零排放。此外,工地內停放有3臺降塵高炮,每臺高炮可控制1000平方米范圍內的揚塵。車輛進工地后,必經路段旁的圍墻上還安裝了霧化噴淋系統,每隔5米一個噴頭,共35個,負責在車輛駛過尤其是晴朗天氣不間斷地噴水降塵。
工地內的清洗設備保證了車輛的“凈身出戶”,行駛途中仍可能產生拋撒漏現象。對此,盛捷運輸土方部主管倪劍豪表示,為保證車輛所經路面整潔,自我市建筑垃圾運輸車輛統一實行公司化運行以來,黃標車車頭均統一安裝自動噴淋系統。公司還在此基礎上額外配備了兩臺灑水車進行路面降塵,希望在渣土辦巡查之前率先做好防控。“我們車隊有十幾個管理人員,每人都有自己負責的工地。公司要求每天不定期在各自工地車輛的行駛路段自查,一旦發現揚塵或路面污染,立即聯系灑水車作業。”倪劍豪說,若發現違規行為,將對司機進行教育和經濟處罰。比如車蓋未密閉,每發現一次,記分并罰款200元。
除建筑工地,近期市區還有不少市政道路施工,由于情況特殊設置過水池較困難,工程方也采取了其他措施彌補。昨日,記者來到市區丹溪路施工段,發現道路兩旁都安裝著2米多高的擋板,擋板上方每隔5米就有1個自動噴頭。“市政道路相比工地揚塵情況少一些,但同樣不能忽視,平時哪段路施工我們就會開啟相應噴頭灑水降塵。”該工程負責人告訴記者,每個施工段都安排2到3名清潔人員,建筑垃圾裝車后首先用掃把清理車身,再用壓力水槍二次清洗,場地出口還鋪設地毯用以吸附輪胎上多余的水,確保車輛干干凈凈離開。
加大違規查處力度 聯合執法全面監管
嚴控工程車揚塵污染,不僅需要源頭自查,更少不了監管部門的通力合作。為進一步嚴格路面管控,市交警、建設、行政執法、運管等部門對市區二環內道路及工地聯合開展巡邏檢查,對違法工程車依責依法進行查處。
11月29日上午9時半,在市區東市街萬佛塔路段,一輛黃標渣土車引起執法人員注意。這輛車裝載過滿,導致密閉板未蓋平整,車輛周身也遍布泥土。執法人員果斷責令其停車,及時處理。
當晚10時左右,另一組執法人員在環城南路與東市街交叉口攔下一輛江西牌照的貨運渣土車。該車輛同樣沒有加裝密閉裝置,且在未經核準的情況下私自駛入禁行區域。記者發現,該車輛車身和輪胎都沾滿泥土,只要行駛到不平整路段,渣土極易撒落。對此,當事司機解釋說,出工地洗車太麻煩,為了節省時間,也沒在意。執法人員當即對車輛進行扣押和處罰。
“這兩天下雨,工程車出入工地時的違規行為相對有所減少。”市渣土辦渣土大隊大隊長李濱說,為重點管控3家指定運輸企業的違規車輛以及未經核準擅自駛入禁行區域的建筑垃圾運輸車輛,除了日常路面巡查,每天晚上甚至節假日都會有執法隊員出動巡查。截至目前,渣土大隊今年共查處違規車輛200多輛,出動2100多人次。
渣土的源頭查處和外運處置由建設部門負責,交警則主要負責路面、通行等監管。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秩序指揮中心教導員蔡翼鵬告訴記者,為從源頭上嚴把車輛查驗關,在辦理車輛登記或進行安全技術檢驗時,要求工程車安裝倒車、轉彎語音提醒裝置,要進入二環內作業的還需加裝盲區視頻系統,否則不予辦理通行證。對違法加裝改裝的車輛,一律不予辦理登記或通過檢驗。同時,金華交警也非常重視工程車駕駛員的安全教育,并對重型貨車駕駛員嚴格把關,凡是一個記分周期內有記分的,一律要求參加安全學習,記滿12分,則對駕駛證降級處理。
在路面管理上,除與運管、建設、執法部門開展聯合執法外,交警部門同時抽調精干力量與公路部門組成聯合執法隊伍,依托各治超檢測站,對公路違法超載車輛進行查處。2016年以來至今,全市共查處重型自卸貨車違法超載1040起、超速222起、闖紅燈220起、闖禁823起、亂變道556起。對違法超載的貨車,超載30%以下處罰款200元、記3分,超載30%以上處罰款500至2000元、記6分,并對超載貨物進行卸載。
據了解,目前市區二環內的禁行區共設有2000多個24小時監控探頭,所有超過1.5噸車輛禁止駛入,凡是未辦理通行證駛入禁行區的車輛都會被抓拍,一旦查實,將給予處罰。交警部門在此提醒,如果市民在路上看到撒漏泥沙的工程車,可以通過金華交警微信公眾號或者撥打8890熱線進行舉報,管理部門也會介入查處。
投產建筑垃圾中心 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目前,市區建筑工地的渣土大多運往市郊磚瓦廠進行二次利用。據前期市民反映,部分工程車在市區偷倒建筑垃圾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渣土運輸處置屬于行政許可項目,任何項目在開工前都必須取得渣土核準外運處置資格,目前市郊共有10家磚瓦廠處置點。”市建設局建設監察支隊副支隊長徐輝說,為響應市政府對實現建筑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的號召,磚瓦廠也會從中分揀出能用于制沙的渣土運往周邊20多家沙廠。此外,市區許多綠化造坡工程也需要大量根植土和黃土,包括基坑回填等需求,基本上是靠工地開挖的棄土進行綜合利用。
據測算,市區每年產生的建筑垃圾300萬噸以上,不僅占用土地面積,還會產生環境污染。所以從2013年開始,市政府就在規劃建造一個集建筑垃圾處置及資源再生利用產學研為一體的再生靜脈產業園,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市區建筑垃圾收納、存儲、處理、循環利用為一體的公共事業服務綜合功能。2015年,中天集團同金華城建發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金華市中天城建綠色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并由該公司負責投資、建設、運營金華市區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處置場項目。“這是對建筑全生命周期內的產業循環發展之路的新探索,也是積極響應國家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打造綠色產業生態鏈號召的舉措。我市建筑垃圾變廢為寶、資源化循環利用的序幕也將就此拉開。”項目相關負責人說,這也意味著今后市區所有建筑垃圾再也不用偷偷摸摸隨意傾倒,直接運到這里,全部能變身為建筑施工原材料。
據了解,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處置場項目位于金東區江東鎮新330國道北側、新金溫鐵路東側,用地91.275畝,總投資1.8億元。目前項目建設基本完成,部分生產線已經開工,每天能夠消化2000至3000噸垃圾,今年年底計劃全面投產。預計正式生產后,項目可實現年處理建筑垃圾100萬噸,年產再生磚制品12萬立方米,年產再生水穩材料40萬噸,年產再生商品混凝土45萬立方米,年產干粉沙漿30萬噸等。同時,預計每年還將減少金華城區建筑垃圾填埋用地約200畝,減少沙石礦山開采100萬噸,能進一步有效改善區域環境,保護青山綠水,杜絕建筑垃圾填埋造成的水體污染、土地污染及空氣污染,帶動就業,推動建筑循環經濟發展,社會效益顯著。
“通過這幾年的努力,市建筑垃圾管理已基本形成‘總量控制、合理調配,密閉式運輸、公司化運作,資源化利用、分類處置’這三大管控模式,實現了源頭管控有力、消納處置有序、運輸監管嚴密、執法查處嚴厲的長效機制。”徐輝說。
遠程監控不留盲點 齊抓共管探索推進
記者從市建設局獲悉,自我市倡導綠色文明施工并啟動市區塵土專項整治行動以來,職責部門自我加壓,提出要在全市范圍內,重點實現城市建筑施工揚塵治理7個100%,即:施工現場100%圍擋、工地沙土100%覆蓋、工地主要道路100%硬化、拆除工程100%灑水、出工地運輸車輛100%沖凈車輪車身且密閉無泄漏、暫不開發的場地100%綠化、外墻腳手架密目式安全網100%安裝。就目前來看,一環以內做到7個100%,二環以內基本做到5個100%。
“其實除渣土車外,工程車還包括商品混凝土攪拌車、磚塊車、鋼筋車等多種類型的車輛,但建設部門對于進出工地車輛的系統性監管目前只針對渣土車一種類型。”徐輝說,至于上路后其他建筑材料運輸車的監管,特別是一些沙土運輸車輛的管理就以運管部門為主。沙場涉及國土部門,上路涉及行政綜合執法局,所以需要多部門齊抓共管。
徐輝表示,一直以來,其他類型的工程車都是日常管理中比較令人頭疼的問題,因為沒有管理權限,再加上這些車輛后半夜進出工地尤其不受控制,很難監管。考慮到這塊盲點,11月中旬后,市建設局建設監察支隊開始全面推廣24小時遠程視頻監控,即在每個工地門口加裝有夜視功能的視頻探頭,并與建設監察支隊聯網,進行實時監控。這樣不僅能對出入工地的工程車輛起到威懾作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工地間互相扯皮、推諉責任等行為。截至目前,市區已有2家工地安裝了監控系統,全面鋪開使用還需一段時間。
除產生揚塵污染,工程車的尾氣排放也是影響空氣質量的一大原因。市環保局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管理中心主任馬國強告訴記者,目前柴油工程車占整體的8%至9%,雖然比例小但污染大。此外,年審柴油車的合格率只有70%,遠遠低于汽油車,且超標車輛中有90%以上是柴油車。對此,市環保部門在年審上嚴格把關。同時,在幾個進城口加裝冒黑煙車的抓拍設施,從多個角度對超標車輛進行監控。此外,監督柴油車正確加用尿素,不僅更利于車輛維護,也更節油。
工程車污染防控是一項長期任務,需要多方監管形成合力。首先,各責任部門需不斷優化聯合執法工作機制,對聯合執法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研究討論,優化機制,強化監管合力。有市民建議可以考慮實行嚴格獎懲制度,建立揚塵污染防治與建筑市場誠信掛鉤聯動機制,將揚塵污染防治不力、情節嚴重的施工單位列入行業“黑名單”。此外,還可以探索建立舉報投訴獎勵機制,暢通群眾舉報渠道,按照誰查出、誰獎勵的原則,經查證屬實后給予舉報人相應獎勵。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