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盡管天氣陰沉沉,東陽市巍山鎮茶場村蘆塘自然村村民心里卻喜滋滋,因為村里“拆后重建”的新房子已全部結頂。
從危房拆除到重建的新屋拔地而起,蘆塘只用了半年多時間。之所以能創造這樣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東陽實行統一建設、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
拆后重建“十統一”
在今年的“治危拆違”中,蘆塘村共拆了67戶危房戶,總面積達6000多平方米。“鎮里新建的農戶數也將超過2000戶。為便于統一管理、加強監管,東陽市推行‘統一建設’,主要是有十個統一,即:統一規劃設計、統一工程招標、統一材料采購、統一施工建設、統一工程監管、統一安全保險、統一配套設施、統一外墻立面、統一竣工驗收、統一辦理權證。”巍山鎮黨委書記申屠順達說。
巍山鎮共有119個自然村。截至目前,95個自然村已啟動規劃方案編制,53個自然村已經公示;國土審核完成宅基地審批262戶;拆后重建35個自然村558戶。拆后重建的這35個自然村全部采用了“統一建設”模式,統一建設率達100%。
“統一建設對農戶來說,省時、省心又省錢,不僅不用自己跑來跑去批地基,而且建房原材料由建房互助組統一采購,質量有保證且價格實惠。最重要的是,統一施工避免了很多建房矛盾和糾紛。”巍山鎮黨委委員、副鎮長胡向陽說,從實際情況看,35個統一建設的村莊,平均能為建房戶降低10%~15%的成本,預計節約建房總成本1500萬元。
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
置身東陽市東陽江鎮楓樹頭村的原生竹林,恍若電影《臥虎藏龍》中的竹海場景。在危舊房拆除后,該村兩委會經過慎重思考,決定進行產業植入,從竹子上“生財”。
村黨支部書記兼主任盧躍明介紹,村里竹子的種類很多,有楠竹、淡竹、龍竹、黃苦竹等,村里出產的竹筍鮮甜多汁。他說:“未來,我們村將打造竹文化景觀博覽,建設休閑公園、竹文化館、原生加工車間等,以景觀帶動旅游。”
盧躍明介紹,整體規劃分兩期,預計總投資160萬元,目前已投入120萬元。當前,正在開展第一期建設,已完成竹品種改良,開辟百畝竹產業林;占地60余畝的休閑公園已露雛形,包括長400余米的“竹長廊”,并建成竹亭生態洗衣房。
東陽市的重建規劃注重建筑之間風貌協調,建筑風格、形態等充分體現東陽民居特色,力求一村一品。同時,根據村莊資源稟賦,合理規劃利用村莊建筑、公共建筑、空余農房、山林、田地等,發展農家樂、民宿、休閑旅游等鄉村產業,推動農村經濟發展。
140個村莊正在統一建設
“現在的工作重點是重建中具體用地的審核。”東陽市國土局用地審批科科長朱佩峰介紹,自10月以來,該市危舊房治理改造工作重心已轉入拆后重建階段,現已完成定樁放樣村莊200個,農戶2666戶,正在統一建設村莊140個。
朱佩峰說,為了確保“零違建”,每個重建村都實行掛圖施工。推行農房帶方案審批,建筑設施方案嚴格按審批面積確定。農戶動工建設時,由東陽市規劃建筑設計院統一放樣驗線,并掛圖施工,明確建房位置、四至、用地面積、建筑面積、立面、層數、高度、尺寸、形態色彩等內容。
據了解,截至目前,東陽市已拆除危舊房48556戶,盤活存量土地4700多畝,完成拆后村莊規劃優化公示436個,完成拆后初審農戶52397個,正在統一建設農戶2666戶。預計今年底前可落實30%無房戶危房戶,剩余農戶力爭兩年內完成。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