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龍泉市城北鄉東書村村民姜建琴收拾好廚余,把會腐爛的剩飯菜葉放入綠色垃圾桶,把不會腐爛的酒瓶、塑料盒等投入紅色垃圾桶。在東書村,像姜建琴這樣自覺對垃圾實行分類處理,已成為當地人全新的生活習慣。
據東書村黨支部書記邱桂炎介紹,實行垃圾分類不但轉變了村民觀念,改變了村容村貌和居住條件,還能利用機器把生活垃圾變為有機肥料,實現“變廢為‘肥’”的良性循環。如今,村莊道路干凈、房屋整潔,吸引了許多游客來玩,拓寬了村民增收渠道。
自2014年以來,龍泉市以科學規劃、建章立制等措施大力開展垃圾分類工作,率先在巖樟鄉實行垃圾分類“整鄉推進”試點工作,實現了垃圾分類全鄉覆蓋。如今,在巖樟鄉所轄的村莊,村民門前和村道上整齊擺放著綠色和紅色兩個垃圾桶,道路上幾乎看不到垃圾,房前屋后環境干凈整潔。
今年,龍泉市開展了15個省級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處理試點項目、52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一般村項目,以飲用水源保護區、江河流域等生態敏感地區及特色精品村、中心村、美麗鄉村示范村、歷史文化村落等為切入點,通過試點建設使垃圾分類減量化、資源化處理逐步向周邊村莊覆蓋。截至目前,龍泉市累計實施省級垃圾分類資源化處理試點村26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一般村110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建制村覆蓋率達30%。
同時,龍泉市還建立了“戶集、村收、鄉運、市處理”的垃圾收集處理機制,把較集中、離城區較近的重點區域村莊生活垃圾納入龍泉市統一處理范圍。目前,龍泉已建成16個農村生活垃圾中轉站,323個村實現“戶集、村收、鄉鎮運、市統一處理”,103個村實行鄉統一處理,18個村由村自行處理,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有效收集處置率達到96%。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