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我這把年紀了,還能住上又大又新的房子!”日前,年過八旬的海曙區集士港鎮董家橋村村民吳老漢住進新家,住了大半輩子的房屋雖已被推倒,但入住洋氣又安全的小高層住宅,讓他非常開心。就在吳老漢新家不遠處,一批新村住房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
和董家橋村244套新村住宅建設工程一樣,集士港鎮豐成村一期99套新房也已交付村民手中。得益于整村拆遷和新村建設,原先“盤踞”在鎮村的“臟亂差”面貌一掃而光,村民的居住質量直趕城區。
今年年初以來,海曙區以“無違建”創建為引領,努力將“三改一拆”工作繼續向縱深推進、向更高水平提升。最新數據顯示,全區完成“三改”140.15萬平方米,為年度目標任務的140%;完成“一拆”157.35萬平方米,為年度目標任務的131%。同時謀劃出臺《海曙區新增違法建筑責任追究辦法》,為下步工作打下制度基礎。
讓城鄉美麗同框,這是海曙區堅持“三改一拆”、增進群眾獲得感的新目標。區劃調整后,環城高架沿線垃圾堆放、綠地種菜等頑疾成為擺在海曙區相關部門面前的一道難題。海曙區“三改一拆”辦和有關鎮(鄉)、街道以問題為導向,及時整改完成23個點位。值得一提的是,海曙區圍繞高橋鎮千年梁祝文化和古林鎮鄉土人文賦予的文化內涵,以“蝶·戀·花”為設計主題,全力打造最美高速入城口。“繞城高速寧波西入城口總設計面積約27.8萬平方米,工程費用4196萬元,出入口外建設費用1469萬元。”海曙區“三改一拆”辦相關負責人說,類似的示范創建帶動了“四邊三化”等工作的順利、持續推進。
拆后利用,為城鄉“大建大美”提供舞臺。“我們將拆后土地利用與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示范村建設等相結合,有效提升農村三居環境。”海曙區“三改一拆”辦相關負責人說,石碶街道拆除機場路東側馮家村董徐棚戶區680平方米違建棚屋,清理破爛堆場1050平方米,徹底消除了從機場高架俯瞰的“視覺污點”,并投入40余萬元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如今,因“三改一拆”觸發的面貌更新在海曙“連片成景”:高山移民后舊址復耕復林,閑置土地變身公共休閑樂園,老舊廠房崛起一家家“小清新”創業基地……
“大建大美”更需長治長效。海曙區“三改一拆”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海曙區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防違控違綜合管理機制,上有各類規章制度壓實各級責任,下有一支覆蓋區、鎮、村的網格化巡查管理隊伍。“目前我們已對8個街道的違法建設實現舉報投訴、巡查發現、實時指揮、快速處置和綜合督查‘一條龍’。今后,這張智慧防控網將拓展到全區。”該負責人說。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