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墩最難治的黑臭河重現碧波
河道名片:東陳河,東起蘆蕩漾,西至徐家門港,全長約1293米。
治水大招:上下游各建一個閘站,一個管配水,一個管排澇。
閑暇時分,沈順華便到三墩集鎮北面的東陳河邊轉悠一圈。
站在蘭里公園前一座小橋上,只見河上設置了幾個碧綠的浮島,種上了美人蕉等植物,鮮翠欲滴,旁邊還有小型噴泉不斷為河水增氧,河兩岸,正在平整土地、補種綠地。
沈順華說,漫步河畔,望著一灣碧水漾動著淺淺漣漪,方知什么是幸福。
老沈是三墩鎮城管辦工作人員,也是土生土長的三墩居民。說起記憶中的東陳河,老沈不覺皺緊了眉頭。
“過去,東陳河邊,密密麻麻都是農民房,一些外來人員把垃圾、糞便等直接排進水中,每天河面上總浮著一層灰。”
“河兩岸不時散發著陣陣臭味。那時候,三墩居民路過東陳河,都要捂著鼻子走。”
沈順華說,東陳河是三墩版圖上最難治的黑臭河。
難在哪兒?
一是東陳河蜿蜒千余米,流經七個小區和集鎮主干道,涉及范圍廣;
二是河道沒做過截污納管,岸邊雨污不分流,污水直排河道;
三是東陳河是一條內河,活水少,河水自身循環能力差,河里淤泥不斷沉積。
為了改變東陳河的面貌,西湖區“五水共治”工作開展以來,治理東陳河的步伐一直未曾停歇。
2015年,拆除了河邊違建5000平方米,搬走了河邊70多戶人家。2016年,拆除東陳河上游的一處廠房,大概有28000平方米。
但東陳河的水質仍時常反復。
今年以來,西湖區將東陳河納入重點剿劣治理范圍,西湖城投著手實施河道景觀工程、閘泵站工程、綠化景觀及生態治理等工程,總投入約2000萬元,歷時180余天。
項目負責人蔣大利說,首先對河道周邊7個小區直排河道的近30個排污口進行截污納管,保證無污水入河。同時對整條河道進行清淤。
截污納管基本完成后,通過拓寬原有河道,新挖厚仁路——徐家門港段河道,解決河床過低問題,使河水自流循環能力顯著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東陳河的上、下游各建了一座泵站。
上游,徐家港交界處的泵站主要用來配水,將清澈的源頭活水源源不斷引入東陳河。“如果一天24小時不間斷運行的話,可以引入近10萬噸的活水。”
下游,蘆蕩漾附近,新建了一座翻板式閘站及兩臺普通立式軸流泵,主要用于排澇,隨時調節東陳河的水位標高及流速,確保暴雨水位漲的時候東陳河水順利流出去。同時,在蘆蕩漾西岸,打造了一處環境怡人的景觀公園。
除此以外,東陳河上還使用生態治理新方法和新科技,運用SBR微型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和MBR微生物富集馴養系統,將水體進行精細化處理。同時,運用生態浮島種植挺水植物,增加生物多樣性,增強水體自凈能力,并達到美化河道的效果。
東陳河的黑臭問題,得到了“根治”。
改善水質、清理河道,周邊環境同樣不能忽視。明年,三墩鎮還準備結合美麗家園改善工程,對沿線老小區進行全方位的截污納管,配合周邊小區、公園、道路進行景觀綠化,徹底改變東陳河周邊的環境面貌。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