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名為《臨近稻谷收割期,江西九江出現“鎘大米”》的公開舉報信進入公眾視線。舉報信稱,環保志愿者在九江市港口鎮取樣送檢后發現,當地村民所產稻谷及其耕地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鎘超標。11月14日晚,九江市柴桑區環保局通過柴桑區委宣傳部官方微博回應稱,已于8月30日責令被指造成污染的九江礦冶有限公司停產,并啟動永久性閉礦工作。
柴桑區環保局稱,該部門分別于11月6日、9日、13日召開區、鎮、村三級專題會議進行部署,并成立工作組進村入戶調查,按照國家統一糧食收購價全部收存疑似污染稻谷75206斤,待檢驗結果確認后對確屬污染的稻谷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此外,還要求港口鎮、村兩級通知區域內農戶即日起不得耕種食用農作物,待相關檢測鑒定出來后,原有全部農田由鎮、村統一流轉栽種花卉、苗木。
上述回應還表示,九江市以及柴桑區的環保、農業、糧食等部門已對疑似污染區域土壤、水體、稻谷等采樣送檢,并啟動了水環境整治;柴桑區環保部門牽頭對周邊農田進行污染調查,同時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單位開展礦區污染調查,編制污染治理方案。
另外,柴桑區環保局稱已于8月30日責令九江礦冶有限公司停產,并按有關程序啟動永久性閉礦工作,對礦區進行生態修復和植被恢復。
11月10日,柴桑區環保局曾回應稱,原丁家山金銅硫礦區現屬九江礦冶有限公司,由于該礦早期為粗放式開采,對周邊環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1989年、2008年,經九江市、九江縣人大及九江市國資委協調與周邊農戶達成協議,由該礦山對區域內受污染的土地按每年600元/畝的標準給予補償并延續至今。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