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在村中、村融景中”,這樣的畫面在寧海鄉間并不鮮見。今年,我縣5個村榮獲寧波市首批“3A級景區村莊”,分別是桑洲鎮南嶺村、胡陳鄉中堡溪村、茶院鄉許家山村、橋頭胡街道雙林村、前童鎮鹿山村。這五個村莊在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環境整治、村莊管理等方面融入了旅游元素,實現了景村一體化發展的理念,凸顯了一村一品的特色。
所謂“景區村莊”,就是用景區化的思路打造村莊,讓村莊擁有更多的旅游元素,不僅有可觀賞的景觀,有可推進農村發展的新型業態,還有可流傳的故事和歷久彌新的人文歷史,要讓人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中堡溪村,一個深藏在花海里的小山村。在這里,厚重的文化底蘊、濃郁的時尚氣息、洋溢著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光相互交融;在這里,我們聆聽自然的聲音,在這里,我們沉淀疲憊的心靈。
春天來胡陳看桃花,漫山遍野的緋紅,十里桃花灼灼,花海里鑲嵌著一顆明珠——中堡溪村。村子位于胡陳中部的桃花源里,由多個自然村合并而成,山、水、林、園俱備。這些年來,在政府和當地人民的努力下,這個美麗的小山村獲得了“省三星級鄉村旅游示范點”“市級旅游特色村”等多項榮譽。
多年來,中堡溪村從東山自然村的地域優勢和生態環境的實際出發,緊緊圍繞休閑旅游產業,因地制宜地展開全村生態經濟建設、人居環境建設。村里有國家3A級旅游景區東山桃園、胡陳公共安全宣傳教育基地、夢鼎教育培訓學校等,今年又創建了桃文化廣場,作為胡陳水蜜桃優質品種展銷平臺。
這些年,中堡溪村在鄉村旅游、水蜜桃產業、水果采摘、鮮花種植、農副產品銷售等多方面均衡發展。目前,水蜜桃種植面積達3000余畝,全部投產后將為全村帶來6000余萬元的產值,胡陳的水蜜桃已經成為老百姓的“致富果”。除了水蜜桃外,胡陳還盛產桃膠、烏米飯、胡陳小米、胡陳洋芋、烏飯麻糍等。
中堡溪村東山自然村共有8家農家樂,農居客床76床。通過與旅行社合作,寧波、上海等大城市的游客絡繹不絕到村里體驗休閑農家生活,知名度和美譽度逐年提升。接下來,村里計劃利用村民原有的空置房屋,統一改造,統一管理,把東山自然村打造成集休閑、養老、旅游采摘為一體的鄉村旅游特色村,帶動村民增收。
除了秀美的山水風光,中堡溪村還蘊含了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中堡溪是我縣五大溪流之一,也是胡陳鄉的母親河,千百年來,中堡溪如一條玉帶貫穿胡陳鄉,灌溉著兩岸的良田,也潤澤了兩岸栽植的萬畝桃林,見證著村落發展的歷史,為村民帶去了甜蜜的生活。
許家山村的歷史可追溯到清乾隆時期,是寧波市區內現有建筑群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屋古村,也是浙東沿海山地石屋建筑群落的典范,是國家3A級旅游風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
許家山又名石頭村,這里是一個石頭的世界,全村建筑都以當地特有的青銅色“銅板石”構筑,石屋、石巷、石院、石墻、石凳,整體看就是一個石頭的世界,特色鮮明。許家山現存古建筑三合院和四合院建筑群格局完整,85%以上保持原有歷史風貌。古村核心保護區有58000平方米,從山頂上看去,全村近300戶石屋大大小小,密密匝匝,鱗次櫛比,依山散布,場面蔚為壯觀,是華東地區難得一見的獨有景致。
許家山村自從建村始,不僅保存著完整的石屋古村,也延續著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在這片原生態的土地上,他們種植茶、花生、土豆,也種植番薯、芋頭、水稻、玉米、高山蘿卜等,并將傳統的農家手藝“進行到底”:牽牛耕田、制番薯粉、做番薯燒酒、搗年糕、做竹編……
許家山有著名的農家美食百草雞、山羊肉、石磨豆腐、阿婆餅,最早起于紅白喜事的“農嫁十二碗”,每一碗都是來自村落最質樸的新鮮味道。品嘗過這樣的農家美味,一定會讓你在昏昏欲睡的午后充滿元氣。
許家山村的旅游資源可劃分為石屋古村、臺地風光、地質公園、農耕傳承四大區塊,是集山村體驗、文化交流、療養度假、休閑運動、娛樂購物等功能為一體的山村休閑旅游區。近年,許家山露營公園、許家山生態休閑度假中心、許家山帳篷民宿客棧三大民宿項目相繼開工,總投資達1.75億元。許家山綜合開發二期總投資1.6億,石頭博物館、梅苑閣(陳獻州書畫工作室)、民情茶室相繼開館,各種新業態持續引進。
胡陳鄉中堡溪村
一溪清水自風流 桃花源里中堡溪
前童鎮鹿山村
傳遞古韻,留住鄉愁
總有那么一瞬間,突然想逃離擁擠繁華的大城市,去周邊小鎮走上一趟。前童鹿山村,就是一個留得住鄉愁的地方。
前童鹿山村因鹿山而得名,鹿山不高,在山頂可以俯瞰古鎮的全貌。極目遠眺,青磚墨瓦,連綿的明清古建筑盡收眼底。古鎮就建在鹿山村里,是藏身塔山和鹿山之間的一塊山環水抱的風水寶地。
古鎮始于宋末,盛于明清,經歷了近800年的發展,至今保存有1300多間各式古建民居,石墻、石花窗、卵石路、八卦水系依舊完好,保留著完整的江南明清時期的民居風貌。沿著卵石鋪就的小徑,步入前童古鎮,仿佛一下回到了幾百年前的時光中。
村民們沿襲著的傳統習俗,家中古老的家什,古人的字畫、碑帖、匾額等,無一不彰顯出前童濃厚的文化底蘊。遵循引水植樹優化環境、訓育后人的美德,前童歷代人才輩出,形成了“小橋流水遍庭戶,卵巷古院藏藝文”的古文化風范。
早些年,鹿山村給人的印象并不美,簡陋的水泥路削弱了古鎮風韻,村莊基礎設施差,村民環保意識也很薄弱。近年來,鹿山村進行了環境整治提升,拆除危舊房、保留房外立面改造、建設村內道路,對村莊進行改造提升,讓這個千年古鎮重新煥發出光彩。
前童十四夜,素來寂靜的古鎮因為這個傳統節日而沸騰,寬街窄巷里一時間敲鑼打鼓,摩肩接踵。除了民俗活動,還有美食,豆腐、空心腐、香干是遠近聞名的“前童三寶”,游人來此,定是要嘗過才算的。
前童古鎮有21家精品民宿,去年被評選為寧波十大特色民宿村之一,今年國慶黃金周,古鎮游客接待量突破18萬人次,前童驛事、花橋游居、好義堂等民宿入住率達到100%。“破舊老宅”發展成“美景古宅”,前童的民宿發展之路是讓民宿融入村舍,一點也不張揚,完全保留了老房子的原味。
茶院鄉許家山村
感受農耕文化 發現石頭王國
桑洲鎮南嶺村
不老南山 花漾桑洲
春有漫山油菜花,宛如黃金鋪地;夏有習習涼風,坐賞月朗星稀;秋有稻谷飄香,盡享豐收喜悅;冬有枯藤老樹,悠然聽風吟雪。桑洲南嶺村,山路蜿蜒進山,串起桑洲萬畝生態茶園、油菜花景區、格桑花基地、桃花基地……一路美景,美不勝收。
南嶺村是寧海最南邊的小山村,依山而建,擁有得天獨厚的山崗旅游資源。順應休閑旅游度假市場發展趨勢,桑洲提出了“南山花語小鎮”概念,打造山地型的花海茶園景觀、鄉村民宿度假產業、鄉村休閑旅游,初步形成了“茶園運動、花海觀光、文化養生、民宿度假”四大產品體系,全域花境+花卉產業+產業聯動+民宿經濟的桑洲模式。鄉村旅游經濟效益初顯。
以花為媒,以節活鎮,桑洲鎮突出春、夏、秋、冬四季旅游特色,著力打造四季花海,筑建鄉村全域旅游的新亮點。連年舉辦的油菜花節、桑洲麥餅文化節和金秋歡樂音樂節為桑洲賺足了人氣。南嶺村是著名的油菜花觀賞地,憑借油菜花效應,節假日到此的游客絡繹不絕,高峰時每天達上萬人。就在這一波又一波的賞花人中,村里人看到了商機,在家里辦農家樂,在村口擺攤賣麥餅、農副產品,山里人在家門口唱起了“致富經”。
桑洲的民宿是寧海民宿中的先鋒軍、佼佼者,南山驛、南山居、花源里以點帶面引導精品民宿集群化發展,還引進了古樹苑客棧、網易易宿、東籬客棧等精品民宿7家。作為“詩畫桑洲”的核心景區,南嶺村也是精品民宿最密集的村莊。
今年,桑洲啟動了千畝生態茶園景區化改造項目,新建南山音樂廣場,培育專業合作社、經紀人等現代農業經營主體,打造高山有機“胭脂米”品牌,推廣紅陽獼猴桃、韓國水晶梨等精細水果,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平臺,構建以茶葉為主體,特色農業為亮點,旅游為依托的農旅融合產業體系。
橋頭胡街道雙林村
美麗鄉村帶來“美麗經濟”
秋高氣爽的天氣,雙林村正是人頭攢動、飯菜飄香的旅游旺季。來到這里的人們,可以于山水之間尋一僻靜之處,或漫步鄉村,或體驗農趣,享受慢悠悠的田園時光。
雙林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森林覆蓋率達98%,是個天然“氧吧”。雙林村的旅游開發很早,三麓潭鄉村生態旅游區是名聞遐邇的休閑旅游目的地,建有面積3000平方米的人工湖和湖心亭,修建了一條600米長,2米多寬的沿湖大道。
近年來,雙林村結合省特色精品村創建,實施“生態美村、改造靚村、旅游興村”戰略,整治村莊環境。依靠良好生態,成功打造“雙林農居”,使特色民宿經濟不斷邁上新臺階,走上了一條生態美村、改造靚村、旅游興村的富民之路。“雙林農居”由農戶主導、政府扶持、集體運作,從最初的5家已發展到40多家,床位有600多個,從業人員100余人,每逢周末、節假日,雙林村民宿就進入一床難求的狀態。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在不斷提質雙林美麗鄉村建設的同時,街道圍繞三麓潭生態溝風景線打造集黨建、生態、旅游為一體的精品線路:以雙林村為中心向兩側輻射,以汶溪為紐帶串聯沿溪村莊,分步推進岙里片區的資源整合;沿線東呂村、龍儲村、岙馬村積極實施全面小康村、美麗鄉村合格村創建,實現以點帶線,多點開花的效果。同時整合現有旅游資源,確立了以AAA級旅游景區創建為標準,打造“一心+雙線+三環+九個片區”體驗網格,借助慈云佛學院以及雙林民宿等獨特資源,打造以禪茶館、素齋為特色的禪茶靜修區和療養養護區。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