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秀洲區王江涇鎮收藏村,一片清理完的空地讓人感覺神清氣爽,而在幾個月前,這里還是一處基礎設施落后、道路交通擁堵、環境衛生臟亂差的“城中村”。因為歷史原因,這里積累了一批長達十多年的違法建筑,時間最久的甚至超過20年。
據王江涇鎮相關負責人介紹,這里曾經有近16萬平方米的建筑物,合法建筑只有四分之一,其他的違法建筑都隸屬無合法土地審批、無合法規劃審批、無環評、無安評的“四無”低小弱企業。因此,收藏村曾經一度流動人員聚集,出租屋較多,道路兩邊違法設攤的情況也日益增多,經常造成交通擁堵。
今年7月,秀洲區“三改一拆”辦開展拆違治危百日攻堅行動,為百姓創造美好生活。王江涇鎮下定決心對這塊“硬骨頭”開刀。收藏村等相關行政村拆違速度勢如破竹,每個拆違區塊明確由一名班子領導總牽頭,對涉及噴水織機淘汰拆違的22個村、工業小區違建的11個村,每個村落實一名班子領導進行聯村包干。黨員干部帶頭拆、違建大戶帶頭拆,做到每天一會商、每天一例會、每天一通報,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而這樣的強勢推進工作在其他鎮也同步開展。
在推進“三改一拆”各項工作的同時,全區各鎮同步推進農村危舊房治理,截至目前,全區百日攻堅已累計完成違法建筑拆除307.2萬平方米。對重點拆違區域的隱患矛盾則采取滾動排查的方式,及時發現各類不穩定因素,建立維穩聯動機制,確保重點時期各項拆違工作順利、快速、平穩推進。
為切實鞏固“無違建”創建成果,各鎮、街道紛紛創新舉措,推進拆違工作。以新城街道為例,今年初以來,該街道成立了違法建筑防控領導小組,全面打響了城市商住小區違法建筑的“殲滅戰”。通過全區域走訪了解,街道排摸發現別墅區域擴建及占用公共綠地搭圍院子、超大型花架門頭等多類違法建筑。街道將每個違建戶視為一個“案例”,街道干部和社區干部以“包案”形式上門做好業主自拆工作,全力疏解情緒、化解矛盾、協調關系,鼓勵居民自行拆除違建。
為解決“整治一陣風,風后一個樣”的問題,各鎮、街道結合前期重點違建小區及以往拆違經驗,多層次宣傳違法建筑政策法規,堅決走出違建、拆除、再違建、再拆除的惡性循環,從源頭上杜絕違法建筑的產生。
今年,秀洲區需要改造的農村危舊房有948戶,占全市總量的一半,早在7月就全部完成。全區各鎮還建立了農村危舊房屋安全應急預案和應急指揮機制,落實相應的場所、人員和資金保障,并啟用專業檢測機構,一旦發現新的房屋安全和質量問題將第一時間開展應急處理,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