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1月9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吳 丹 楊斌英 宋世明)小城鎮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連著農村,是城與鄉的“紐帶”和“黏合劑”,在城鄉發展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時至今日,城市發展腳步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日益提速,連接這兩頭的小城鎮卻遭遇了“成長的煩惱”:路亂占、車亂開、垃圾亂扔、污水亂排……讓小鎮失了美麗,少了“味道”。
如何補齊這一短板,讓小城鎮“靚”起來?2016年9月,全省小城鎮綜合環境整治吹響了行動號角,湖州市安吉縣迅速響應,以“安吉模式”推進,計劃用3年左右的時間,讓32個小城鎮環境美起來、特色強起來、經營做起來。
舊貌換新顏,截至今年10月底,安吉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建設項目總數568項,已開工308項,2017年計劃總投資額131210萬元,首批10個小城鎮改造逐步完成。鄣吳鎮被列為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省級樣板創建鄉鎮,孝豐鎮被認定為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梅溪鎮獲省級優秀規劃方案……安吉小城鎮整治正在探索中一步步走來。
個性規劃提升氣質
深秋時節,徜徉在安吉上墅鄉集鎮,無論是低墻、花壇,還是道板、橋墩,到處都是上墅鄉吉祥物“蝸蝸”、小松鼠等卡通動物的身影。“自從來了規劃師,我們整個鎮都靚了,這些彩繪都是他們的杰作。”家住上墅鄉的老趙感慨地說,一到節假日,就有很多游客慕名前來,較之前幾年,小城鎮可是大變樣了。
“這些是鄉政府和駐鎮規劃師的共同創意,有了他們的助力,讓美麗小城鎮和動漫生活兩個主題有機融合在一起,更加彰顯‘慢’文化特色。”上墅鄉相關負責人表示,用心打造“國際慢城”,離不開駐鎮規劃師的助力,用動漫元素點綴美麗鄉村,小城鎮如今增色不少。
據了解,今年3月,安吉縣住建(規劃)局啟動“駐鎮規劃師”行動,助力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等中心工作,遴選一批業務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協調能力好的規劃骨干力量。到目前為止,15個鄉鎮(街道)共入駐規劃師24名,32個小城鎮實現了駐鎮規劃師全覆蓋。
“鄉鎮規劃師直接入駐,避免了來回跑,可以第一時間溝通。”縣住建(規劃)局安監科科長徐志宏表示,他作為靈峰街道的“駐鎮規劃師”在前期摸排情況后提出了規劃,以浮玉路景觀提升等重點工程為依托,提升整個街道的“品位”與“氣質”。
“當好項目決策的參謀員、項目實施的把關員、項目推進的協調員,駐鎮規劃師正好補齊基層專業技術薄弱的短板,把小城鎮治出特色來。”縣住建(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力爭將各個小城鎮打造成地域環境優化、文化特色獨特、建筑風格統一、產業特征明顯的活力小鎮、風情小鎮。
創新模式對癥施策
鄣吳集鎮夜間施工已經持續兩個月,魚池路市政建設、昌碩路立面改造、人民路生態停車場等項目同步推進;章村鎮王孔線除電纜穿線外,五線下地工程基本完成,工人在鋪設柏油路面;上墅集鎮背街小巷配套設施抓緊建設,梅溪荊灣集鎮4個項目全面推進……進入10月,安吉縣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吹響沖鋒號角。
今年,為助推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安吉縣多個鄉鎮項目建設采取EPC模式或PPP模式,加快小城鎮建設的步伐。“按照原來的方式,招標次數多、施工單位多、審批周期長,還要分頭對接、協調,整治效率受一定影響。”杭垓鎮小城鎮整治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鎮采用EPC模式后,從“一對多”到“一對一”,效率更高,比之前能節省好幾個月時間。
據了解,EPC模式是借助央企人才、技術、經驗、資金等優勢,實現設計、采購、施工、運行一體化的工程總承包模式。目前,安吉縣鄣吳、天子湖、山川等7個鄉鎮都采用了這一模式。截至10月,鄣吳等10個擬達標驗收的小城鎮整治項目開工率已經達到了100%。
“梅溪小城整治項目多,需要的資金也多,多虧了PPP模式的助力,讓整個項目有序推進。”梅溪鎮小城鎮整治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梅溪鎮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PPP項目由35個子項目組成,分布于梅溪集鎮、曉墅集鎮等。PPP正好是政府與社會資本為提供公共產品或服務而建立的公私合作模式,可以有效幫助梅溪鎮吸引社會資本,緩解政府壓力,一舉兩得。
一方面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小城鎮整治建設,一方面科學統籌小城鎮整治資金投入。為此,安吉還專門設立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補助獎勵資金,實施分類項目補助、差異化撥付資金,推進整治工作。
精細管理形成長效
收集沿街住戶民情民意、勸阻商家占道經營行為、巡查車輛亂停現象……今年4月以來,安吉縣孝豐鎮12位“街長”和他們的助理一次次集結,走上各自認領的街道巡街,這是孝豐鎮在湖州市率先推出的“街長制”。
“垃圾不亂扔了,車不亂停了,攤不亂擺了,整個鎮都井然有序了。”孝豐鎮的居民們紛紛感慨,他們要為“街長”巡街點個贊。孝豐鎮區12條主要街道的“街長”由鎮班子成員擔任,每名“街長”配備來自城管、公安、交警、市場監管4個部門的人員和鎮青年干部等5名助理,12支巡街隊伍每周都會尋訪沿街住戶了解民情,做好“門前三包”宣傳工作。
據了解,孝豐鎮是省歷史文化名鎮,集鎮歷史悠久,老城區建筑的修建年限最早可追溯到100多年前,12條街面上大大小小的商戶達到了3000余家。孝豐鎮常務副鎮長施明軍說,通過設立“街長制”,讓干部沉下身子聽民情、解民憂,把政府有限的資源進行整合,打造一個有序的市場運營環境,從而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不僅如此,小城鎮的整治加快了產城融合的步伐。“打造河濱生態廊道,歸仁里老街明清風格立面改造,新增山地公共自行車系統……小城鎮建設熱情帶來了產業新變化。”鄣吳相關負責人介紹,昌碩文化、竹扇文化、海派文化等元素植入整個小城鎮的建設中,環境更好了,酒店、觀光農業等項目接踵而至,“安吉游戲”教育文化綜合項目也開工了,到鄣吳的旅游人次顯著增多;天荒坪鎮在開展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中,結合當地發展休閑旅游的實際,積極引導“低小散”企業主投資三產,配套開發農家樂、民宿等;溪龍鄉正依托白茶產業,打造白茶小鎮;梅溪鎮荊灣村依托臨港水文化,打造水鄉精致小鎮……如今,安吉小城鎮整治,讓美麗鄉村韻味更深長,讓城鄉關系更和諧,讓百姓生活更美好。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