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黃暉在海中潛水作業
?。ㄖ锌圃耗虾:Q笱芯克﹫D)
跟黃暉約好了采訪時間,她因忙著開會姍姍來遲。不過,等她的那十多分鐘一點兒也不枯燥——她辦公室門口那個五彩斑斕、生機勃勃的水族箱實在是太吸睛了:
在模擬陽光照射下,水族箱里一垛垛“山”,一叢叢“樹”閃著多彩的光;表面覆蓋著毛茸茸的“小花”,隨著水波搖曳;外向的小丑魚隔著玻璃游來游去,還有叫不出名字的小魚害羞地躲在礁石洞中,不時小心地抬一下頭,不時又壯起膽子爬上箱壁啃食上面的藻類……
“這可不是拿來裝飾、觀賞的,這是我們的科研成果?!秉S暉告訴記者,“這里面的幾十種珊瑚,都是我們‘種’出來的,和這些魚啊、貝類啊一起,構成了一個小型生態系統。”
黃暉是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珊瑚研究和繁育領域學科帶頭人,珊瑚生物學和珊瑚礁生態學學科組長,中科院海南熱帶海洋生物實驗站站長——傳說中在海里像種樹一樣“種”珊瑚的女科學家。
“懂”珊瑚
水產養殖專業的黃暉碩士畢業后,師從我國著名的珊瑚分類與珊瑚礁生態學家鄒仁林。這段與珊瑚的緣分,一結就是21年。
鄒仁林老先生去世后,黃暉接過衣缽,10年來,在南海海洋研究所逐步建立起珊瑚生物學與珊瑚礁生態學學科組,圍繞“全球變化下的珊瑚礁生態學”展開研究,重點關注南海典型熱帶珊瑚礁生態系統,珊瑚研究屢結碩果。
珊瑚礁對于維系海洋生物多樣性和沿海環境安全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近幾十年,由于全球氣候變化,珊瑚礁一直在不斷退化?!?997年、1998年的厄爾尼諾現象,造成全球珊瑚礁大面積白化死亡?!秉S暉說。
為了搞清楚珊瑚礁的退化機理,她文能實驗推理論、武能潛水入深海,常常不畏艱險下海開展野外科研工作,從福建、廣東、廣西到海南島沿岸,以及西南中沙群島等我國珊瑚礁分布區域,都留下了她的足跡。
根據大量第一手調查資料,黃暉團隊提出,人類活動對珊瑚礁造成的環境壓力要遠大于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在近海,主要是污染和沉積物破壞珊瑚礁生存環境;而在遠海,則是漁民在礁盤作業時的過度捕撈。此外,黃暉團隊還發現了我國珊瑚礁生態系統對不同環境壓力的響應機理不同,呈現兩種不同的響應模式。這些研究,大大促進了國內學科發展。
“護”珊瑚
硨磲俗稱五爪貝,不僅是觀賞和經濟貝類,更是熱帶珊瑚島礁重要的造礁、護礁生物。然而,在重要產地海南,硨磲被大量捕撈用來制作工藝品,資源幾近枯竭。在黃暉等人努力下,2015年當地開始禁止硨磲捕撈;去年底,海南省人大正式立法,從2017年起全面禁止出售、購買、利用珊瑚礁、硨磲及其制品等。
在廣東徐聞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21萬畝珊瑚絢爛多姿。在黃暉看來,徐聞珊瑚這幾年長勢良好,與保護宣傳到位、保護措施得力分不開。經調查,徐聞縣西部角尾鄉和西連鎮沿海有著我國目前連片面積最大、種類集中最多的珊瑚礁自然資源,經鑒定有82種,其中不乏珍稀種類。然而,由于附近漁民“不識寶”,大開珍珠養殖場,甚至用土制魚炮炸魚,近10年前,這里的珊瑚曾遭受嚴重破壞。
為保護這片大海的“紅花”,黃暉力推當地建立保護區。在當地政府和漁民共同努力下,珍珠養殖、網箱養殖、捕魚等海上作業逐步撤出保護區,徐聞珊瑚得到全面有效保護,在2013年11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納入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
“種”珊瑚
不滿足于被動保護,黃暉還希望把她的研究成果用于主動培育,開始進行珊瑚礁修復。那個漂亮的水族箱,就是一個成功的小實驗?!皬?014年到現在,養了兩年多,剛開始指尖那么一點點,到現在長這么大。”她頗為得意地說,“我們幾個都是學養殖出身,玩這個玩得很好。”
黃暉一直相信,像在陸地上植樹造林一樣,珊瑚也可以在大海里“種”出來。珊瑚的繁殖并不簡單,首先要摸清它什么時候排卵?!暗谝荒隇榱嗣宸敝硶r間,我們晚上要潛水下去蹲點,在西沙的潛水深度可達6—10米。每晚守兩個小時,蹲了很多天?!秉S暉說。
在海底作業,同樣的生態干預要比在陸地上操作難度大很多,科研人員的體力消耗和技術難度可想而知。在修復死亡的珊瑚礁時,他們需要將鐵架子固定在海底的珊瑚礁上,然后將準備好的珊瑚斷枝用塑料繩綁扎在鐵架上,讓其生長。有時一場臺風,這些鐵架就會被巨浪卷走,他們還得去附近海底找回鐵架重新作業。
不過,黃暉認為,“植樹造林”、人工修復始終只是輔助手段,大面積珊瑚島礁的發展,關鍵還是要依靠其自然修復,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伴L遠來看,最有效的辦法還是‘封山育林’?!秉S暉說。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