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1月,冷空氣開始變得頻繁了。上周五晚的一次冷空氣略有偏強,經過的冷高壓氣團較為厚實。冷風呼號間,原本和煦的陽光也打了折扣,秋褲在柜子里有了藏不住的跡象。好在11月上旬的冷空氣“能力”有限,“戰術”上以快進快出為特點,很快就開始消停了。
這一周依然是秋高氣爽。從10月20日算起,這已是第三周的連晴天氣了。偶爾局部飄點小雨,路面都不會打濕。本周的冷空氣影響主要是在北方,滲透一點到達浙北地區,威力較弱,影響幾可忽略。
周三轉晴氣溫回落
據市氣象臺發布的天氣預報,今明兩天在多云和陰之間切換,上周末冷空氣過后氣溫有所抬升,最高溫度保持在23℃左右。從后天開始,氣溫再次回落,直至周末的19℃左右;同時天空開始放晴,晝夜溫差拉開到七八度左右。
熟悉冷空氣套路的朋友都知道,氣溫顯著下降一般出現在冷空氣抵達之后的一兩天內。同時驅散了水汽,多為干冷的晴天;如果冷空氣來臨之前水汽充足,就會有一波鋒前雨。
市氣象臺工作人員表示,明晚有一股較弱的冷空氣影響我市,氣溫起伏不明顯,同時南方有底層槽北上,存在局部小雨的可能。根據相關預報,慈溪在這一波槽東北向轉移會略有擦到,水汽條件也談不上好。冷暖氣流結合落下的雨主要在臺州、溫州一帶,寧波奉化會出現一點小雨。
從常年11月下旬入冬的情況來看,橋城已步入深秋,冷空氣開始變得頻繁,水汽條件已經明顯減弱;氣溫則在一波波冷空氣帶來的震蕩中逐漸下調。中央氣象臺稱,11月上旬中東部地區氣溫整體會略有偏高,還是一起來期待周三的艷陽回歸吧。
明日立冬注意防霾
明天是傳統上冬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冬。古人描述立冬三候為“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立冬時水已經能結成冰;二候時土地也開始凍結;三候時北方大型野鳥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便認為這是由大鳥變化而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冬”的解釋是:“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有冬季開始,草木凋零,蟄蟲休眠的意思。
立冬前后,我國大部分地區降水顯著減少,南北溫差顯著拉大。南方地區晴朗無風之時,常會出現風和日麗、溫暖舒適的十月“小陽春”天氣。像去年橋城遇上暖冬,在11月中旬就出現過30℃以上的“高溫”,街上穿著由夏入冬,過渡變化很大。
立冬前后,北方即將開始大面積供暖,但是大氣穩定之后,霧霾也隨之進入高發期。上月底北方較重的霧霾消息開始見諸報端,上周五冷空氣攜帶霧霾南下,我市經歷了一次重度污染過程。體質較弱和呼吸系統較為敏感的朋友,需要密切關注天氣狀況,提前做好保護措施。
星期一:多云到陰12℃-23℃
星期二:多云轉陰,局部有小雨15℃-23℃
星期三:多云14℃-20℃
星期四:多云12℃-23℃
星期五:多云到陰,局部有小雨15℃-19℃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