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大爺,你今天帶來的三包垃圾一共16.82元,本子上給你記了16.82個積分,你再看看。”10月31日上午,在嘉興市區華立·世紀花苑小區內,可回收垃圾“以物換物”的工作人員將趙大爺帶來的玻璃瓶、紙板、塑料等生活垃圾按照各自的回收指導價進行計價,并將計價的結果填寫在趙大爺的綠色本子上。
“你看,我的‘綠色存折’內已經有2000多個積分啦,前段時間家里的電冰箱我還是通過‘綠色存折’里的積分兌換的呢!”趙大爺說道。據了解,趙大爺口中的“綠色存折”是專門用來記錄可回收垃圾“以物換物”的,而記錄在“綠色存折”上面的積分可以用來兌換牙膏、洗衣粉、洗發水、醬油、大米等生活用品,如果攢得多還可以兌換電冰箱、洗衣機等家用電器。
說起生活垃圾分類的好處,華立·世紀花苑的居民陳阿姨感觸頗深,她說,原來小區居民扔垃圾都是習慣一股腦兒扔進垃圾桶,有時還隨意亂丟,實行垃圾分類后,小區居民參與以物換物的積極性很高,再也舍不得亂丟,小區環境也變得更加整潔了,除此之外,通過生活垃圾分類,自己知道了什么垃圾可回收,什么垃圾不可回收,真是長知識了呢。
記者了解到,嘉興市目前每日的生活垃圾產生量約1000噸,僅市區每日的生活垃圾產量就已超過300噸,并且每年以6%至9%的速度增長。怎樣來破解“垃圾圍城”的難題,建設美麗幸福新桐鄉,已成為當前城市建設的關鍵所在。
據桐鄉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環衛中心有償服務科科長周驍介紹,桐鄉市區早在2014年底就開始實行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工作,采用“四分法”將垃圾分成可回收垃圾(紙類、金屬等)、不可回收垃圾(食物殘渣、衛生廢紙等)、有害垃圾(廢舊電池、廢舊燈管等)及其他垃圾(建筑垃圾等)四大類。周驍告訴記者,通過可回收垃圾“以物換物”并再生利用、有害垃圾分類收集并無害化處理、建筑垃圾等其他垃圾經相關有資質的處理公司進行回收利用以及不可回收垃圾與部分難處理的其他垃圾統一回收并焚燒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的目標,提高生活垃圾資源再生利用效率。
為了進一步鼓勵市民積極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環衛中心還推出了可回收垃圾“以物換物”的活動。“在試行區域內,每個家庭或每個單位都有一本‘綠色存折’,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定時定點到小區回收可回收垃圾。”周驍說道,“為了更好地讓居民參與到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中來,我們堅持的是‘一高一低’原則,即垃圾高于市場價回收,物品低于市場價兌換。”截至目前,生活垃圾分類試行區域已覆蓋市區22個小區及所有機關單位大樓,總戶數及總人數的占比已達到市區總戶數及總人數的31%,每天回收的可回收生活垃圾達到5噸左右。“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擴大生活垃圾分類試行區域,爭取在年底前實現市區60%的覆蓋面。”周驍表示。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